ACS Energy Letter: 中科大、美国匹兹堡大学报道从头算计算界面碘缺陷-MoS2硫缺陷钙钛矿太阳能

2020-03-31

优化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 material, HTM)的结构和组成是提升太阳能电池工作效率的重要方法,有相关研究显示二维结构过渡金属硫化物有可能在空穴传输层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传输层材料。生成I类界面结构会阻碍界面上的光生电荷传输。中国科技大学赵瑾、西安交通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Saidi A. Wissam等通过相关实验发现本征的MoS2无法有效应用于钙钛矿传输层,但是当MoS2中具有少量S缺陷存在的时候,显著提高了界面上的电池工作性能。
作者发现分别在MoS2中引入少量的S空穴位点(Sv),在钙钛矿界面上引入碘缺陷位点(Iv),这种独特缺陷结构中Sv能够稳定钙钛矿材料在界面上的碘缺陷(Iv)。并且在界面上产生界面偶极并降低价带顶的位置,因此在这种结构作用下,空穴能快速传输。相关对非绝热计算0.2~0.8 ps范围内显示和实验类似的结果。总之,作者发现这种Sv-Iv作用在改善空穴传输层中展现了非常好的效果。
ACS Energy Lett. 2020, DOI:10.1021/acsenergylett.0c00485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energylett.0c0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