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Nano Lett.:超声触发纳米气泡产生及外渗的活体光声同步监测

文墨16
2020-05-10

超声激活的纳米气泡作为造影剂和治疗载体正在被广泛研究。纳米气泡具有进入肿瘤血管外腔的潜力,尽管这依赖于临床上有争议的被动积聚(迄今为止的证据是间接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Gang Zheng、David E. Goertz等人最近报道了超声触发的高载量卟啉微气泡向纳米气泡转化,具有主动增强的局部递送渗透性。该平台对基于光学/超声的成像和治疗学具有重要意义。虽然前景看好,但纳米气泡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它们是否完好无损地渗出,仍有待确定。在此,他们又报告了对转换过程的深入了解,并辅之以在肿瘤影响的功能循环中同时进行活体和声学监测。

 

本文要点:

1首次将超声发射器和接收器集成到一个窗口室中,用于活体显微镜研究,能够直接从视觉和声学上监测受超声刺激微气泡在肿瘤影响的血管系统中的动态变化。

2首次提出了血管外完整纳米气泡的直接声学证据。这些见解共同推动了这一输送平台和多模态微气泡和纳米气泡的发展,扩展了它们在血管系统内外的成像和治疗应用。

 


Carly Pellow, et al. Simultaneous Intravital Optical and Acoustic Monitoring of Ultrasound-Triggered Nanobubble Generation and Extravasation, Nano Lett., 2020.

DOI: 10.1021/acs.nanolett.0c01310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lett.0c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