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多功能3D打印贴片用于心肌梗死后的长期药物释放治疗


纳米纤化纤维素(CNF)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尽管3D打印为可定制结构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它们包括优化组成以实现3D打印油墨的需要,各自凝胶的高含水量,以及去除水分后所获得结构的大幅收缩。有鉴于此,芬兰阿尔托大学的Orlando J. Rojas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Hélder A. Santos等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由纳米纤维素、聚癸二酸甘油和聚吡咯组成的治疗心肌梗死的生物材料体系。
本文要点
1)多组分水悬浮液的直接墨水书写允许多功能晶格结构,该结构不仅具有弹性和导电性,而且能够使细胞生长。
2)考虑到它们与H9c2成心肌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它们被认为是心脏补片,H9c2成肌细胞在微结构水平上广泛附着,并诱导其增殖28天。
3)研究了两种模型药物(3I-1000和姜黄素)在贴片中的整合情况,无论是通过加载到用于挤压的前体悬浮液中,还是通过直接浸渍所获得的干燥晶格。
4)在为期五个月的药物释放研究中,观察到心脏补片在体外降解缓慢,这防止了药物突发释放,并表明它们适合长期治疗。
5)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机械强度、柔韧性和导电性的结合满足了对高动态和功能性电响应心脏组织的要求。
总的来说,通过心肌细胞与生物材料的有效整合,所提出的心脏补片是梗死后心肌再生的可行替代方案。
参考文献:
Rubina Ajdary, et al. Multifunctional 3D‐Printed Patches for Long‐Term Drug Release Therapie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20.
DOI:10.1002/adfm.202003440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2003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