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冯新亮Angew:碘蚀刻法制备室温稳定的二维碳化钛(Mxene)

Nanoyu
2021-01-24


Mxene(如Ti3C2)由于其独特的金属导电性和可调谐的表面化学特性,是一类重要的二维(2D)材料。然而,目前,主流合成方法主要依赖于使用危险的HF或类似物对MAX粉末(例如Ti3AlC2)进行化学蚀刻,导致具有氟末端的MXene片材以及在胶体分散体中较差的环境稳定性。

近日,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冯新亮教授,Sheng Yang,Ali Shaygan Nia报道了一种新的方法,在无水乙腈(CH3CN)中进行碘蚀刻(IE),然后在盐酸溶液中分层,从而合成无氟化物的Mxene。

文章要点

1研究发现,100 °C下的刻蚀反应可以生成Ti3C2Ix,其可以进一步转变为具有中等尺寸(约1.8 μm)和高含氧量(18.7 wt%)的Ti3C2Tx(T=O,OH)片(IE-Mxene)。此外,超过71 %的薄片厚度薄于5 nm,并且在分散体中可以稳定至少2周时间。

2过滤后的IE-Mxene膜具有较高的电导率(1250 S cm-1),可与用氟化物蚀刻剂制备的薄膜相媲美(1500 S cm-1)。当用作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时,这种无氟、富氧的MXene电极在1 mV s-1下具有了293 F g-1的显著重量电容,超过了已报道的端氟MXene电极(即F-MXene,50-290 F g-1)。

这项工作为高效、可持续合成MXene材料提供了一条极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Huanhuan Shi, et al, Ambient-Stable Two-Dimensional Titanium Carbide (MXene) Enabled by Iodine Etching, Angew. Chem. Int. Ed., 2021

DOI:10.1002/anie.202015627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01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