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Catal综述:Pd、Ni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纳米
2022-01-06
俄罗斯新切尔卡斯克工学院(NPI) Victor M. Chernyshev、Valentine P. Ananikov等报道讨论Pd和Ni两种催化剂在催化反应中的相同和差异。
本文要点:
(1)
通常Ni和Pd在大量的各种C-C键、C-杂原子键构建反应能够应用,但是Ni原子具有较小的原子半径和更低的电负性,因此Ni的催化在氧化加成或者插入催化反应体系通常表现更高的催化活性,而且烷基-Ni中间体对β-H消除副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因此能够活化比较弱的亲电试剂。另外,Ni催化反应体系活性更高的关键原因是,开壳层中间体Ni(I)和Ni(III)比Pd(I)或者Pd(III)的稳定性更高。
(2)
Ni催化体系通常包括一系列Ni(n+)活性物种的中间转化过程,能够形成多种不同氧化态(Ni(0), Ni(I), Ni(II), Ni(III)),但是对于Pd催化剂,含有Pd(I)或者Pd(III)中间体物种的催化反应过程比较少见,而且相关成功的例子中通常需要一些特定配体,或者需要将催化反应体系与光/电催化反应结合。而且Pd(n+)物种通常容易与溶剂分子或者试剂还原,生成Pd(0),因此反应体系中含有大量的Pd1(0)复合物分子,容易聚集生成Pdn簇合物。相比而言,含有Ni(0)的Ni催化剂体系通常需要加入强还原剂,而且容易在空气气氛或者其他氧化剂存在时导致破坏,因此通常Ni的催化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比Pd催化剂更高的催化剂量。
(3)
由于低价态Pd物种表现了非常容易活化同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能够用低价态Pd作为催化剂;由于Ni催化剂具有多种Ni的氧化态,因此能够实现更加广泛的/不常见的催化反应活性种类和方式。Pd催化剂体系中容易生成多种多样 的Pd纳米粒子物种,包括Pd1,Pdn,Pd纳米粒子。但是Ni容易形成各种不同氧化态物种,而且能够更好的抑制成核生成Ni(0)。总之,目前人们除了需要发展催化活性更高的催化剂,还需要更加深入理解Pd或者Ni催化体系的催化机理。

参考文献
Victor M. Chernyshev* and Valentine P. Ananikov*, Nickel and Palladium Catalysis: Stronger Demand than Ever, ACS Catal. 2022, 12, 1180–1200
DOI: 10.1021/acscatal.1c04705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atal.1c0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