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洪茂椿院士Angew:由非手性前体构建的金属有机骨架(MOF)中的手性诱导

Nanoyu
2020-11-15



手性MOF因其在对映体选择性识别、催化、分离等方面的潜在应用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获得本体均一性,化学家们倾向于直接使用手性配体来合成同手性MOF材料。然而,手性配体的合成通常需要昂贵的试剂以及极端条件。因此,化学家们一直试图通过手性诱导,以实现由非手性前体直接制备手性MOF。

近日,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洪茂椿院士,陈其辉研究员报道了实现了由无手性前驱体构建的MOF中手性的诱导。

文章要点

1非手性H3BTB配体与Zn(II)/Cd(II)簇合物组装得到二维配位聚合物(FJI-H16),而引入非手性吡啶则得到三维手性MOF(FJIH27(M)或(P))。

2研究发现,用于驱动手性生成的是一个吡啶参与的动力学控制的组装过程,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吡啶的用量和温度来控制该组装过程,进而实现了从无诱导到部分诱导再到完全诱导的整个过程。

3研究人员通过一个含吡啶的关键中间体(Fji-H28)对手性生成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鉴定。结果发现,吡啶的靶向修饰可以选择性地生成FJI-H27(M)FJIH27(P),从而可以控制FJIH27的手性取向和分布。

该研究工作不仅提出了一种可能与手性起源有关的新的手性诱导过程,而且首次揭示了非手性外界刺激是如何导致非手性前体产生手性,为合理制备手性MOFs提供了指导。

 

Dong Wu, et al, Induction of chirality in a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 built from achiral precursors, Angew. Chem. Int. Ed., 2020 DOI: 10.1002/anie.202013885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013885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