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M:TiO2/Ti3C2 MXene/氮化碳杂化材料界面工程促进电荷转移用于高效光催化HER

电荷分离和转移是决定光合作用系统基本能量转换机制的核心问题。
近日,受自然的启发,吉林大学黄科科教授,中科院长春应化所Ying Wang报道了提出了一种多界面工程策略,以构建稳定用于高效光催化制氢的强耦合交互传输网络。
文章要点
1)研究人员首先通过选择性蚀刻层状前体Ti3AlC2,随后通过水热在Ti3C2原位TiO2纳米粒子(TiO2/Ti3C2)。接着,采用二次煅烧法制备了CNS纳米片。最后,合成的TiO2/Ti3C2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在CNS纳米片上自发自组装(TiO2/Ti3C2/CNS)。
2)研究发现,Mxene可用作固态电子介体,在CNS和TiO2之间构建电子穿梭通道。电子相互作用是由组装和Ti轨道调制合理的原子级界面调节,以保证载流子的有效流动。为实现高效制氢,构建了具有巨大驱动力的Z方案转移通道。
3)实验结果显示,电子耦合结构实现了高效的载流子定向分离和转移,使电荷分离效率大大提高了7.2倍。此外,该材料具有非常稳定的光催化氢气活性,最高可达15.29 mmol h−1 g−1,是纯氮化碳的18.8倍,超过了许多已报道的光催化剂。
这项工作代表着一项重大的发展,并有助于为未来加速电荷转移的设计原则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Hui Zeng, et al, Interfacial Engineering of TiO2/Ti3C2 MXene/Carbon Nitride Hybrids Boosting Charge Transfer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Adv. Energy Mater. 2021
DOI: 10.1002/aenm.202102765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102765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