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这四年: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和犯过的错!
Jeff
2019-09-01
序:去年3周年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就默默的过了。今年本想着要好好安排一下,筹划了好久,结果还是临到今天早上才迷迷糊糊凑出来了这么一个稿子。虽然过于简单,逻辑不清,但是,总比什么纪念都没有要来的好罢。2015年9月1日,纳米人微信公众号发布了第一篇文章《【前沿】纳米人日志20150901》,今天,纳米人四周岁。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四年一梦,滋味无穷。回头看看当年的那些文章,实在是有些辣眼睛。内容简单,粗糙,更谈不上什么排版、配图,不过是空有一腔热情而已。
四年来,在科研圈见过太多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自己的,别人的;弃而不舍的,求而不得的;想忘也忘不了的,想记住却终将要忘却的。情怀是早就没有了,不过是想趁这个机会,信手写几句闲话,聊作未来的记忆而已。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成了路。纳米人的初衷,也没有什么特别,没有所谓伟大的理想,高尚的使命,执着的目标。不过就是想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点有意义的事。既要有意义,又要力所能及,对于一个连周末都没有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无论如何。我还是冒冒失失地开始了,跌跌撞撞地走过来了。纳米人的第一个Slogan是:纳米人生,无纳不欢。是的,无纳不欢。后来,好多内容涉及到的都不是那么纳米,原来的Slogan自然也就不再适用了。加上我们希望让更多人知道,科学和技术是两码事,做科学就把科学做到极致,做技术就把技术用到千家万户。所以,我们换了一个口号:格物致知,学以致用。这个口号一直沿用至今,除此之外,我们慢慢又有一个新的愿景:为快意平等的科研。我希望对所有从事科研的人来说,科研应该是快意的,也应该是平等的。从第一篇文章开始,我们就希望做时代科研的见证者,所以我们最早就采用了日志的形式。后来有一段时间,因为时间精力的关系,实在无法维系,改为每周集锦,再后来,就有了我们现在的经典栏目顶刊日报。至少有两次,我都想撤掉这个顶刊日报栏目,因为我觉得这个栏目好像阅读量不高,是不是大家不喜欢。直到读者们千呼万唤,我才坚定地知道,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现在,不少大佬和我说,每天不看顶刊日报,都睡不着了。
四年来,我们见证了国内外能源材料化学及其交叉学科的几乎所有Science和Nature等杂志和学术期刊上的重大突破,尤其是见证了国内科研实力的突飞猛进。为了让读者就能最早获取最前沿的科研成果,纳米人对于重要成果几乎都是当天出炉当天报道。除此之外,我们还开辟了一系列特色专栏,原道专栏中暗含不少犀利的批评,奇物专栏中记录了许多开创性的特色研究、还有横侧专栏、微著专栏、NanoLab专栏等等。虽然都还在探索,但每一个专栏都代表着我们的一个期待。后来,有读者希望能够查到早期发布的文章,于是我们开始思考做网站。很多人劝我们不要做,因为其实真正看网站的人很少,而且我们那时候完全没有盈利。为了让大家专心看文章,我们是当时唯一一个没有文末广告的学术公众号。虽然如此,网站还是做出来了,纳米人所有文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即便是我们用自己的工资凑出来的经费,即便看的人确实不多,但我知道,有人需要。即便你能真正帮助到一个人受到一点启发也好,这就是我们的初心。
或许正是这份初心,即便我们因为工作的原因有几个月没有更新,竟然几乎没有用户取消关注。当时,我真的以为,纳米人要就此结束了。然后,并没有。四年来,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科研人,形形色色,熙熙攘攘:有人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有人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有人占山为王,号令天下;有人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有人鸡鸣狗盗名不副实,有人为国为民实至名归,真可谓是科研圈的大观园。具体事宜,此处略去不表……四年来,总是不断有人问我是谁,问我从哪里来。其实,这都不重要。因为在我看来,纳米人对哪些人有用,哪些人帮助了纳米人才是真正重要。无论是大牛还是小白,无论是朋友还是网友,所有相见恨晚的,都是我最引以为珍贵的东西。前些天,还突然想到刚开始做纳米人的时候,就有一个人为我在小木虫打广告,还给我出谋划策,至今我们素未蒙面。后来有人告诉我,可以做一些QQ群和微信群方便大家交流,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我很幸运能够遇到这些善良的人,志同道合的人,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譬如原道专栏的创始人,我们不曾见过面,却感觉神交已久。最感谢的,当然还是编辑部的这一群小伙伴们,有你们真好!如果让我形容一下,纳米人这几年的真实感受,无非八个字:战战兢兢,临渊履薄。刚开始的时候,我可以随意的自娱自乐,想发什么内容就发什么内容,想说什么话就说什么话。慢慢的,就突然开始不停犯错,不停检讨,突然感觉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和巨大的责任在肩上。慢慢地,有人开始告诉你,又写错别字了,术语翻译又错了,作者名字写错了,通讯单位漏掉了,文章太标题党了,内容太简单了,怎么开始有广告了……有人说,你们的文章四不像,新闻又不是新闻,学术又不够学术,这种东西有什么存在的价值?有人说,这是我见过最没有深度的科研公众号,写了这么多文章,没有一篇触及到内容核心。有人说,你必须马上把这篇文章删掉!原因自然是各种各样,有合理的,但更多都是无理取闹的。还有人说,我要取关你。第一次有人这么说的时候,我还不知道取关是什么意思,心里还在想,多谢鼓励。不过我记得最深刻的,是不知道哪个小盆友这样问过:为什么你们的文章,标题都是用感叹号?我告诉他,因为这样看起来比较好看!哈哈哈~~







我喜欢那些指出我们问题的人,因为这样我们就能时刻保持警惕,不会松懈,我喜欢和他们做朋友。我感激理解我们错误的老师,无限的感激。因为,我们的学识真的有限,我们的团队真的是在指缝中挤出来的时间在处理这些事情。对于这些错误,有些人会善意的理解,有些人则会不依不饶。可怕的是,还会有人来提各种各样奇葩的要求,奇葩到,你不会相信这是一个博士或者教授说出来的话;即便是键盘侠随口一句话,也会让我们不开心一整天。无论如何,学术的严谨,自然是要的。对于比较重要的错误,我们第二天都会及时做勘误,以免误导读者。所以,每次我们的编辑收到备注为第一作者的加好友信息,都慌的不得了,生怕又是哪一篇文章写错了。

我在很多时候都说过,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只是一个类似目录精选的作用。他既不能保证自己的内容都是对的,也不能保证自己表达了原文的所有信息,即便是第一作者自己写的解读,有时候也不一定说的都对。我们希望给大家精选优质的文章,同时也希望读者能够批判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