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复旦大学张远波再发Nature,携手陈仙辉院士发现二维高温超导新进展!

纳米人
2019-10-31


1.png

第一作者:Yijun Yu, Liguo Ma, PengCai

通讯作者:Liguo Ma、Xian Hui Chen、Yuanbo Zhang

通讯单位: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铜的氧化物材料的高温超导体构成了复杂多样的材料家族,但它们都共享分层的晶格结构。这个奇怪的事实引起了科学家的好奇心了:在隔离的单层氧化铜中,是否可以存在高温超导性?如果存在,那么二维超导性和各种相关现象是否与它们的三维对应性不同。这个答案可能会为有关维数在高温超导中的作用提供更多信息。

 

有鉴于此,复旦大学Yuanbo Zhang、Liguo Ma和中科大Xian Hui Chen ,等人开发了一种制造工艺,可获得高温超导体Bi2Sr2CaCu2O8+δ的本征单层晶体(Bi-2212;单层是指包含两个CuO2平面的半晶胞)。

 

2.jpg

图1. 单层Bi-2122制备和表征

 

研究人员发现,单层铜氧化物最高超导转变温度与最佳掺杂体的最高温度一样高。与传统的二维超导体(如NbSe2)大大降低的转变温度相比,对转变温度缺乏尺寸影响无法满足Mermin-Wagner定理的期望。

 

单层Bi-2212的性能变得极为可调,对各种掺杂浓度下的超导性,拟能隙,电荷阶数和莫特状态的调查表明,这些相与本体中的相没有区别。因此,单层Bi-2212显示了高温超导的所有基本物理原理。

 

3.jpg

图2. 单层Bi-2122的高温超导性能调控

 

4.jpg

图2. 单层Bi-2122的电子结构

 

这项研究结果为单层氧化铜作为研究二维高温超导性和其他强相关现象,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张远波教授2018年Nature之后再一次在二维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5.png

 

2018年10月22日,张远波教授团队在Nature发表文章,发现了一种新型二维Fe3GeTe2铁磁体,可在室温下实现铁磁转变。通过氧化铝和Fe3GeTe2之间强相互作用,制备得到单层Fe3GeTe2。研究发现,二维Fe3GeTe2铁磁转变温度Tc可以达到室温以上,为该材料用于电子器件制作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Yijun Yu et al. Cesium Lead InorganicSolar Cell with Efficiency beyond 18% via Reduced Charge Recombination. Nature2019.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718-x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