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一百多年发表3900万篇论文,有800万篇从未被人引用?

在科学界,
一篇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项研究成果的重要性。
一个科学家能否入选高被引科学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位科学家的科学成就。
一篇没有被引用的论文,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无用的研究。
1990年,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篇颇具争议的文章,报道指出超过50%的学术论文在发表五年后仍然未被引用。
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载体,论文引用量被广泛认为是衡量学术影响力的标准。在不造假的情况下,一篇高被引的论文确实得到了更为广泛的科学交流,对科学研究和社会进步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
那么,真的有那么多从未被引用的论文吗?那些自从发表以来,一次都没有被引用的论文,就真的那么不堪入目,真的就比引用很多的论文更浪费纳税人的钱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Nature杂志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和专题报道。调研结果表明,那些从未被引用过的论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即便真的未被引用过的论文也可能是有价值的,他们也可能被人阅读、给人启发,并运用到科研实践中去。
图片来源:SERGE BLOCH
从未被引用的论文到底有多少?
2014年,诺贝尔奖获得者Oliver Smithies在一次会议上讲到他自己最失败的一件事:1953年,他发表的一篇关于测量渗透压的重要论文,从未被引用过。也就是说,在他的印象中,论文发表60多年来,没有人引用过它,也没有人使用过这种方法。
后来发现,这是Oliver Smithies的错误感觉,其实在论文发表十年后,就有九篇文章引用了该论文。
曾经有一篇文章指出,诺奖得主10%的研究论文都没有得到引用。2012年,布拉格查尔斯大学的生物学家Petr Heneberg研究了13位诺贝尔奖得主的Web of Science记录,最终发现这个比例最多只有0.3%。
但是调研发现,从1900年到2015年底一百多年来,Web of Science收录的所有学科的3900万篇研究论文中,约有21%没有被引用。不出所料的是,这些未被引用的论文大多出现在鲜为人知的期刊上,而几乎所有知名期刊的论文都会被或多或少地被引用过。
通过对Web of Science中大约12,000的核心期刊群进行系统分析发现,从未被引用的研究论文,占比大约10%左右。但是实际数字可能更低,因为数据库记录存在很多统计误差。被数据库记标记为未引用的大量论文实际上已经被某人引用过。
图丨Pixabay
无人引用,研究就没有意义吗?
Clarivate的资深引文分析师David Pendlebury表示:“引用量不够,并不一定是文章无用或毫无价值。” 有些论文虽然没被引用,但它们还是有用的,也被阅读过。
案例1.
一篇发表于PLoS ONE杂志上的论文从未被引用。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Joe Egger指出,这篇论文的浏览量超过了1,500次,下载量接近500次。他说,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改善公共卫生实践,而不是真正推动一个科学领域。
案例2.
植物学家Michael MacRoberts说,他引用了自己1995年的一篇论文,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 一次有人引用该论文,但其中的信息已记录在植物地图集和大型在线数据库中。这些所谓未被引用的文章中的信息已经被使用,它只是没有被引用而已。
案例3.
再回到诺贝尔奖获得者Oliver Smithies所提到的那篇未被引用的论文。论文合作者,遗传学家Raju Kucherlapati说,这篇文章是他与Smithies实验室长期合作的开始,最终在小鼠遗传学方面取得了成果,Smithies也因此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aju Kucherlapati说,“对我来说,这篇论文的意义在于,我认识了Oliver Smithies。”
学科差异
新的数据(包括研究论文和评论文章)表明,论文零被引的比例在发表后5到10年间趋于平稳,而且在每个学科中,这一比例是不同的。
在2006年发表的所有生物医学论文中,只有4%今天没有被引用;
在化学领域,这个数字是8%;
而在物理领域,这个数字接近11%。
在工程技术领域,这个数字是24%,比自然科学要高得多。这个较高的数值可能与论文的技术性质有关,这些论文解决了具体问题,而不是为其他论文提供工作积累。
图片来源:V. LARIVIERE & C. SUGIMOTO/WEB OF SCIENCE
你引或者不引,科学就在这里
发表多年后仍然未被引用的论文,并非一无是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论文大多数都是为了职称或者经费而发表的没有意义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Web of Science上只被引用过一两次的论文数量,远远超过了零引用的论文数量,这些很难不说是为了滥竽充数。
同样地,高被引论文,并非一定就多么高明。操纵引用和同行评审,以及通过其他不道德途径获得高被引论文和高被引科学家称号的行为,已经成为学术界公开的秘密。不过话说回来,真正有价值的研究,确实大部分都被广为引用。
引用,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参考指标。
引用无罪,有罪的是为了引用而不择手段。
最后,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低被引洗白,也不是为高被引站台。
你引或者不引,科学就在这里。
参考文献:
The science that's never been cited. Nature, 201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7-08404-0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