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ll综述: 过渡金属硫化物-Plasmonic材料复合材料对SERS/HER/光探测应用

最近,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材料正在逐渐变为在光子学和光电领域中重要材料。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是一种组成为MX2的材料,其中M由4~7族的金属组成(W,Mo,Ta,Ti,Nb,Re等),X是S,Se或者Te。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由多层X-M-X结构堆叠而成,其中层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单层的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学、光学、自旋量子学性能,并在电子学、催化、光子学领域中展现广泛的应用前景。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和Plasmonic金属的复合材料对光反应能力,原子层厚度,光响应能力可调节,线性响应能力较好。但是,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材料中和光的相互作用区域较小,影响了和光的相互作用,导致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的量子产率较低。Plasmonic材料具有将增强和局域化电磁场的能力,能够通过散射作用提高光的路径,并能将热电子注入到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中。这种Plasmonic纳米结构展现了热电子作用,能量转移作用,增强的光生载流子速率等作用。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Chuang Feng-Chuan、台湾国立清华大学Chueh Yu-Lun合作综述报道了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和Plasmonic金属复合结构材料在光子学、光电功能材料中的应用。作者对基于Plasmonic作用的界面Plasmon极化子作用(SPPs,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如何设计多种多样的plasmonic纳米结构材料和他们的应用进行总结,对plasmonic纳米材料和二维材料之间的复合作用机理和产生的光-材料相互作用进行讨论,并且对这种复合结构在光催化、光电电子学器件、光敏器件中的应用优势进行总结。总结了Plasmon作用增强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的现象,并阐述总结了基于这种复合作用的器件。作者还对这种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作者对Plasmonic纳米结构的设计合成进行讨论;对Plasmonic纳米材料和基底进行设计进行总结(bottom-up方法: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不同纳米结构的Plasmonic金属材料,通过自组装、热加热方法能够在基底上得到周期性排列的Plasmonic材料;top-down方法:通过电子束刻蚀法能获得不同形貌和不同大小的材料);对Plasmonic纳米材料的应用进行讨论(包括:表面增强Raman散射(SERS)、生物成像和生物传感、太阳能电池、表面增强红外吸收(SEIRA))。
参考文献
Pavithra Sriram; Arumugam Manikandan; Feng‐Chuan Chuang*; Yu‐Lun Chueh*
Hybridizing Plasmonic Materials with 2D‐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toward Functional Applications
Small 2020, 1904271. DOI: 10.1002/smll.201904271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smll.201904271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