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加州理工大学报道SeO2在Pauson–Khand产物控制氧化产物中的应用

Pauson-Khand反应(PKR)是合成双环环戊烯酮产物的好方法,这种环戊烯酮结构在多种天然产物中广泛存在。分子间的KPR反应已经被很好的发展,与之相比,分子内的KPR反应的发展情况还不是特别好。加州理工大学的Reisman E. Sarah之前在合成(+)-ryanodol和(+)-ryanodine的过程中发现SeO2展现了独特的氧化反应性能(Science 2016, 353, 912. ACS Cent. Sci. 2017, 3, 278.)。
加州理工大学的Reisman E. Sarah等通过SeO2氧化作用实现对双环环戊烯酮的可控氧化反应。发现在对这种Pauson-Khand反应产物使用SeO2处理过程中,加入水对反应产物结构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在反应中不加水的过程中,反应得到了三个位点氧化的产物;在反应中加入水(100 倍原料),反应得到了两个位点氧化的产物。通过相关机理上的研究发现,该反应中存在三种竞争性反应过程,该竞争性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底物物种和水浓度相关。通过这些发现,能够实现快速的将PKR产物中的环戊烯酮氧化转化反应。
Sara E. Dibrell; Michael R. Maser; Sarah E. Reisman*
SeO2-Mediated Oxidative Transposition of Pauson–Khand Products, J. Am. Chem. Soc. 2020, 142, 14, 6483-6487
DOI: 10.1021/jacs.9b13818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jacs.9b13818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