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Sci: 四川大学郭孝东报道多级结构CuS钠离子电池

金属硫化物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展现了非常高的容量,但是硫化物材料电池的反应过程、晶体的相转变过程中具体变化仍然不明确,此外,硫化物纳米结构构建对电池活性的影响鲜有报道。四川大学郭孝东等报道了绣球(hydrangea)纳米结构CuS的合成,以及其在电池循环过程中的优势。和之前报道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离子插入反应、晶体转化过程不同,CuS展现了不可逆无定形化过程,作者通过高分辨同步辐射测试方法(synchrotron radiation diffraction,SRD)原位测试了材料变化过程。作者发现,CuS纳米片结构中(006)晶面生长改善了Na离子插入过程,提供了更多吸附位点,并且Cu-S簇结构降低了电化学反应的过电势,并且电池展现极好的循环性能。作者发现合成的材料在400次循环测试后仍然能保持335 mAh g-1的高容量。通过密度泛函理论验证了Cu-S簇结构热力学上的优势。该研究给出了晶体相变和纳米结构之间的关系,为电化学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些独到见解。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显示,Na插入的xNa-CuS体系显示,无定形结构在能量上是更容易发生的过程。
Zu‐Guang Yang; Zhen‐Guo Wu; Wei‐Bo Hua; Yao Xiao; Gong‐Ke Wang; Yu‐Xia Liu; Chun‐Jin Wu; Yong‐Chun Li; Ben‐He Zhong; Wei Xiang; Yan‐Jun Zhong; Xiao‐Dong Guo*
Hydrangea‐Like CuS with Irreversible Amorphization Transition for High‐Performance Sodium‐Ion Storage
Adv. Sci. 2020, 1903279.
DOI: 10.1002/advs.201903279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vs.201903279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