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伊利司莫分子传输Cu治疗脑膜炎

德州农工大学Vishal M. Gohil, James C. Sacchettini等最近在Science上发表了伊利司莫分子在治疗脑膜炎中的应用可能性。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Svetlana Lutsenko对这个工作进行新闻报道,对伊利司莫分子(elesclomol)对脑膜炎(Menkes disease, MNKD)的改善作用进行总结。
(2)对Cu在人体中的作用并未得到广泛关注,这是由于正常生活中Cu的需要摄入量偏低(1~2 mg/day),并且Cu在基因畸变中的例子非常少。1993年报道了脑膜炎/威尔森氏症中Cu在人体的生理作用,建立了蛋白中Cu传输和Cu分布过程。脑膜炎和威尔森氏症中分别对应于Cu的缺少和Cu的过量,这些病症都是由于Cu传输蛋白无法正常工作导致的。ATP7A蛋白实现了将Cu从小肠传输到血液中,最后传输到大脑中。ATP7B蛋白将过量的Cu从肝脏从胆汁中消除。当ATP7A失活后,人体对温度的控制降低,同时导致结缔组织和脉管系统的异常形成,癫痫症,延迟发育,并在3~4年后死亡。脑膜炎通常难以治愈,确切的说,目前并没有治愈方法。Guthrie等最近发现伊利司莫这种小分子能够将铜传输通过多种生物膜,特别是在线粒体中将Cu传递到Cu蛋白酶上。
(3)蛋白酶对Cu含量的变化异常灵敏,在脑膜炎中,线粒体代谢蛋白-细胞色素c氧化酶展现出还原性能,由于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了脑膜炎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因此对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重新工作是脑膜炎得以治愈的前体。Guthrie等发现伊利司莫有效的改善了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改善了大脑的工作神经病学相关功能,降低了实验老鼠的死亡率。作者发现,伊利司莫分子通过与Cu配位,起到了Cu的输送作用,并且未显示对实验老鼠有毒性作用。
Guthrie等通过相关研究给出了确定的证据证明这种小分子具有改善组织中Cu的代谢。其中比较重要的现象是,随着时间变化过程Cu-伊利司莫会被代谢,因此需要摄入更多的分子来维持Cu蛋白酶的工作。
伊利司莫(Elesclomol)是一种触发癌细胞凋亡的氧化应激诱导剂。化学名称为丙二酸-1,3-二[2-甲基-2-(苯基硫酮甲基)酰肼](1,3-Bis[2-methyl-2-(phenylthioxomethyl)hydrazide]propanedioic acid或者
N'1, N'3-dimethyl- N'1, N'3-di(phenylcarbonothioyl)malonohydrazide),分子式为C19H20N4O2S2。该分子之前被发现在阻碍氧化磷酸化从而抑制黑素瘤中有作用。
参考文献
1. Svetlana Lutsenko*
Sending copper where it is needed most,Science 2020, 368 (6491), 584-585
DOI:10.1126/science.abb6662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8/6491/584
2. Liam M. Guthrie, Shivatheja Soma, Sai Yuan, Andres Silva, Mohammad Zulkifli, Thomas C. Snavely, Hannah Faith Greene, Elyssa Nunez, Brogan Lynch, Courtney De Ville, Vinit Shanbhag, Franklin R. Lopez, Arjun Acharya, Michael J. Petris, Byung-Eun Kim, Vishal M. Gohil*, James C. Sacchettini*
Elesclomol alleviates Menkes pathology and mortality by escorting Cu to cuproenzymes in mice,Science 2020, 368 (6491), 620-625
DOI:10.1126/science.aaz8899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8/6491/620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