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munications:直接和间接Z方案异质结构耦合光体系用于协同CO2还原和H2O氧化

太阳能驱动的光催化二氧化碳(CO2)转化为有价值的有机物或太阳能燃料是解决当前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种有吸引力的方法。用水而不是有机物作为电子供体,在可见光下还原CO2是光催化的最终目标。为实现这一前景,在开发高效的光催化剂方面已经投入了巨大的努力。然而,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种光催化剂体系是令人满意的。因此开发新型光催化剂或光催化体系实现CO2的高效转化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有鉴于此,福州大学张子重教授,王绪绪教授,国立台湾大学Jeffrey C. S. Wu,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报道了通过控制光沉积的方法构建了Cu2O-Pt/SiC/IrOx型复合材料光催化剂,然后以Nafion膜为隔膜构建了一个分离、还原和氧化半反应的人工光合作用体系。
文章要点
1)研究人员通过在SiC表面负载光氧化单元(IrOx)和光还原单元(Cu2O-Pt)而制备出Cu2O-Pt/SiC/IrOx光催化剂。此外,研究人员还构建了一个类似于自然光合作用系统的由两个反应室组成的空间分离的反应系统。一室负载Cu2O-Pt/SiC/IrOx光催化剂和Fe2+用于CO2还原,另一室负载Pt/WO3和Fe3+用于H2O氧化,两室由Nafion膜隔开,允许Fe2+和Fe3+离子渗透。
2)该人工体系在可见光照射下对CO2还原为HCOOH和H2O氧化为O2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性能。甲酸和氧气的产率几乎符合化学计量比,分别高达896.7和440.7 μmol g-1h-1。
3)研究发现,人工体系中CO2还原和H2O氧化的高效率归功于Cu2O-Pt/SiC/IrOx型的直接Z型电子结构和间接Z型空间分离的还原和氧化单元,其大大延长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寿命,并防止了产物的逆向反应。
该工作为提高人工光合作用效率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策略。
Wang, Y., Shang, X., Shen, J. et al. Direct and indirect Z-scheme heterostructure-coupled photosystem enabling cooperation of CO2 reduction and H2O oxidation. Nat Commun 11, 3043 (2020)
DOI:10.1038/s41467-020-16742-3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6742-3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