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Nature Chem:II型聚酮合酶系统催化合成机理研究

纳米技术
2020-07-08


 

II型聚酮合酶PKS(polyketide synthases)作为多酶复合物用于合成药物相关的次生代谢产物。这种聚酮化合物中的化学骨架结构通过含有丙二酰转酰基酶(malonyl transacylase)的最小PKS系统进行合成。慕尼黑工业大学Michael Groll、法兰克福大学Helge B. Bode等报道了其中含有PKS系统的发光功能的光杆菌属(Photorhabdus luminescens)三元复合物中蒽醌生物合成。此外,作者通过X射线表征方法,通过分子模拟、诱变实验、功能性对其中反应过程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通过携带酰基的蛋白通过丙二酰化(malonylation)反应伴随着转酰酶关键结构的重排。作者发现了三元复合物中存在六酮(hexaketide)和携带酰基的蛋白、异二聚酮合成酶之间的共价连接,发现通过这种反应中间体结合在酶上,实现了对酶的转化中反应方向的控制。该小型PKS系统研究结果为从机理上理解II型聚酮合酶的作用机制、开发其在其他过程中的应用提供见解和相关经验。

本文要点:

(1)

通过对AntDE:holo-AntF结构的鉴定,发现了ACP和KSα-KSβ之间的小而丰富的作用位点,其中引人注意之处在于这种相互作用通过AntDE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生了共价连接的六酮。以上研究结果说明,ACP能够对holo-AntF有反应,但是由于六酮到八酮变化过程中的链增加需要克服非常高的能垒,并需要通过梭式基因机器实现该过程。同时,这种过程确定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能够实现细菌中最小的多个PKS系统进行同时配位,并精确合成大量通用丙二酰砌块多肽。这种对多酮生物合成的理解有助于对PKS系统的调试和修饰,并将其用于其他方面的应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参考文献

Alois Bräuer, Qiuqin Zhou, Gina L. C. Grammbitter, Maximilian Schmalhofer, Michael Rühl, Ville R. I. Kaila, Helge B. Bode* & Michael Groll*

Structural snapshots of the minimal PKS system responsible for octaketide biosynthesis, Nature Chem 2020

DOI:10.1038/s41557-020-0491-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7-020-0491-7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