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S: 立方烷双金属掺杂剂用于调控CdS量子点掺杂

水溶性掺杂量子点作为生物成像、化学/生物传感光学标记的独特光物理学性质和功能。由于掺杂离子的失配和量子点材料的自纯化作用,导致量子点的掺杂难以实现,有鉴于此,复旦大学唐云、上海高等研究院Zhen Liu等和复旦大学赵东元合作报道了在温和条件中进行克级制备,进而在CdS量子点中成功掺杂Mn, Cu, Ni,该过程通过双金属簇共掺杂而非单个离子掺杂。Mn掺杂量子点的粒径在3.2±0.5 nm,荧光发射波长在620 nm,并且掺杂量在6.4 %~25.7 %内可调控。由于该材料具有非常好的水溶性、稳定且没有毒性,能够用于直接的细胞成像。由于双金属簇互相靠近,合成反应的温度较低,因此掺杂剂的粒径不匹配可以被忽略。X射线精细吸收谱结果显示,量子点中的掺杂剂分布在其内部而非表面上,说明掺杂剂不匹配得以很好的克服,此外,作者合成得到了共掺杂型ZnS量子点,并且荧光发射可调。
参考文献
Hui Zhang, Junlai Yu, Caixia Sun, Wenhao Xu, Jie Chen, Hui Sun, Chen Zong, Zhen Liu*, Yun Tang*, and Dongyuan Zhao
An Aqueous Route Synthesis of Transition Metal Ions-Doped Quantum Dots by Bimetallic Cluster Building Blocks, J. Am. Chem. Soc. 2020
DOI: 10.1021/jacs.0c07274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0c07274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