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连发6篇综述的肽,横跨纳米医学到组织工程 | 杨义燕院士、张先正、钟志远、袁佩妍、丁鑫、邓超、刘传军等人最新综述!

小奇
2020-11-03


肽是氨基酸通过酰胺键的缩合形成。氨基酸的多样性和氨基酸序列的各种排列产生了大量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肽。同样,这也赋予了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潜在的生物降解性,以及化学可修饰性。基于其多功能性和生物相容性,无论是纳米医学还是组织工程领域,肽基材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那近期研究如何?且看近日AdvancedDrug Delivery Reviews期刊前后上线的6篇综述


1. 钟志远/邓超Adv. Drug Deliver. Rev.:动态的多肽纳米药物用于靶向肿瘤治疗

基于合成多肽的纳米药物是最通用,最先进的肿瘤治疗平台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几种基于多肽的纳米药物目前正在人类临床评估中。先前的(临床前)临床研究清楚地表明,纳米药物的动态稳定性(即在循环中稳定,而在肿瘤中不稳定)在其抗肿瘤性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开发了各种策略来设计动态稳定的基于多肽的纳米药物,例如用酸、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或光敏连接剂交联纳米载体,载体与药物之间相互交联,在载体和药物之间引入π-π堆积或脂质相互作用纳米载体,使药物化学偶联成载体,并形成单分子胶束。有趣的是,这些强大而智能的纳米药物在不同的肿瘤模型中显示了更好的肿瘤靶向性、抗肿瘤疗效以及安全性。


苏州大学钟志远教授和邓超教授等人在这篇综述中,重点介绍了针对各种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的稳健和智能的基于多肽的纳米药物的代表性策略。动态纳米药物的激动人心的发展将在未来预见到进一步的临床转化。


1604391641723070.png

Chao Deng, et al., Robust and smart polypeptide-based nanomedicines for targeted tumor therapy. Adv. Drug Deliver. Rev. 2020.

https://doi.org/10.1016/j.addr.2020.10.019


2. 张先正/刘传军Adv. Drug Deliver. Rev.: 多功能肽用于肿瘤治疗

用于药物输送的受控纳米系统旨在将治疗药物按需输送至所需部位。由于肽的多种生理功能,将肽引入抗肿瘤纳米系统是合理的。将肽整合到纳米材料中具有互补的优势,不仅避免了肽在体内的快速降解,而且还提高了纳米系统的智能性和功能性。


于此,武汉大学张先正教授和刘传军等人总结了具有靶向和刺激响应特性的功能性肽,并对近年来开发的用于肿瘤治疗的肽基多功能纳米材料进行了综述。


1604391656240850.png

Ke Li, et al., Multifunctional peptides for tumor therapy. Adv. Drug Deliver. Rev. 2020.

https://doi.org/10.1016/j.addr.2020.10.009


3. 杨义燕院士/袁佩妍/丁鑫Adv. Drug Deliver. Rev.:合成肽水凝胶作为组织工程的3D支架

由于涉及的研究工作极为复杂,因此组织和器官的再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二十多年来,组织工程学方法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策略,但阻碍其进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缺乏理想的支架材料。受自然启发的合成肽水凝胶具有固有的生物相容性,并且与细胞外基质高度相似,使肽水凝胶适合用作3D支架材料。


中山大学袁佩妍、丁鑫和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新加坡生物工程与纳米技术研究所杨义燕教授等人综述了作为3D支架的肽水凝胶的重要方面,包括机械性能、生物降解性和生物活性,以及当前创建具有优化功能的基质的方法。


这些支架中的许多包含被广泛报道用于组织修复和再生的肽序列,并且还将讨论这些肽序列。此外,还将描述合成肽水凝胶的3D生物制造策略以及组织工程中肽水凝胶的最新进展,以反映该领域的当前趋势。在最后一节中,将介绍用于转化组织工程应用的基于肽的水凝胶的设计和开发的未来前景。


1604391671983940.png

Xin Ding, et al., Synthetic peptide hydrogels as 3D scaffolds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dv. Drug Deliver. Rev. 2020.

https://doi.org/10.1016/j.addr.2020.10.005


4. Adv. Drug Deliver. Rev.: 多肽介导的抗体可变片段组装

抗体具有多种生物学相关特征,这些特征已被工程化为新的治疗形式。两个例子包括其可变(Fv)区的适应性特异性和通过其可结晶(Fc)区的血浆循环时间的延长。自1988年发明单链可变片段(scFv)以来,抗体可变区已被重新设计为多种多功能纳米结构。在这些策略中,通过异源表达的肽介导的可变区自组装已成为生产均质、功能性生物材料的有效方法。


南加州大学J. Andrew MacKay等人回顾了通过与肽和蛋白质融合而组装的抗体片段的最新报道,包括弹性蛋白样多肽(ELPs)、胶原样多肽(CLPs)、白蛋白、跨膜蛋白、亮氨酸拉链、丝蛋白和病毒。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工程抗体片段的临床应用现状及需要克服的挑战。


1604391686460624.png

Changrim Lee, et al., Live long and active: Polypeptide-mediated assembly of antibody variable fragments. Adv. Drug Deliver. Rev. 2020.

https://doi.org/10.1016/j.addr.2020.10.017


5. Adv. Drug Deliver. Rev.基于多肽的结合物的治疗潜力:可以促进临床转化的合理设计和分析工具

多肽作为聚合物药物的临床成功,被统称为“聚合物疗法”,再加上相关的科学和技术突破,解释了它们在多肽-药物缀合物作为治疗剂的开发中呈指数增长。对相关病理部位的生物学和所面临的关键生物屏障的深入了解,加上在可控聚合技术、材料生物反应性、分析方法和放大制造工艺等方面的进展,促进了这些模拟自然实体的发展。目前,工程多肽有潜力应对当前先进药物输送领域的挑战。


西班牙CIPF实验室María J. Vicent等人将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将多肽-药物缀合物作为单一或联合疗法的实例进行讨论,以作为治疗剂和分子成像工具。重要的是,他们将批判性地讨论相关示例,以突出与它们的合理设计相关的那些参数,例如连接化学、所采用的分析策略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以促进它们的快速临床转化。


1604391699856737.png

Tetiana Melnyk, et al.,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polypeptide-based conjugates: Rational design and analytical tools that can boost clinical translation. Adv. Drug Deliver. Rev. 2020.

https://doi.org/10.1016/j.addr.2020.10.007


6. Adv. Drug Deliver. Rev.: 设计肽纳米颗粒以有效地进行大脑输送

治疗性化合物的靶向性给药是当今药物传递中最重要的开放性问题。以肽为基础,采用新兴分子工程原理设计的纳米颗粒(NPs)在克服传统材料制备的NPs所面临的诸多脑传递障碍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希望。然而,我们对肽自组装和血脑屏障(BBB)转运机制的理解不足,对这一领域的进展构成了重大障碍。


于此,伦敦大学学院Giuseppe Battaglia等人讨论了工程化肽纳米载体向大脑输送治疗性化合物的最新工作:从合成、自组装到体内研究,并详细讨论了纳米颗粒进入大脑必须克服的生物障碍。


1604391714105869.png

Aroa Duro-Castano, et al., Designing peptide nanoparticles for efficient brain delivery. Adv. Drug Deliver. Rev. 2020.

https://doi.org/10.1016/j.addr.2020.10.001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