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一种C-S-C键触发超高氮掺杂碳以及揭示三碘化物还原中的活性位点

一种高效的化学合成路线,以在碳材料中达到超高的N掺杂水平至关重要,其可以实现N掺杂的类型和数量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调节,从而使期望的材料具有最佳的活性。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邱介山教授,于畅教授报道了通过C-S-C连接将g-C3N4包裹在六方C晶格中,可以有效地将含N的g-C3N4热解物种原位掺杂到六方C基体中,并在1000 ℃碳化得到的碳材料中实现了高达13.5 at%的超高N含量。利用g-C3N4作为氮源,先前从来没有达到过如此高的掺杂水平,这个值非常接近碳材料中氮掺杂的理论上限(15.2 at%@1000℃)。N的组态类型和掺杂量也可以在很大范围内方便而精确地调节。
文章要点
1)研究人员以I3-还原反应(IRR)为例考察了所制备的碳材料的应用,系统地研究了总氮、吡啶氮(Pyri-N)、石墨氮(Grap-N)的含量与活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最适N含量为10.3 at%,Pyri-N与IRR活性呈正相关,Grap-N与IRR活性呈随机相关。重要的是,Pyri-N的含量与活性中心的数量也呈现出近乎线性的关系。
2)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分析,研究人员将高活性的原因归结为I2分子在靠近吸电子的Pyri-N位的C原子上的优异吸附,特别是扶手椅边缘的Pyri-N,其最低吸附能为-0.80 eV。
研究方法为碳基无金属电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其在可持续能源转换/储存技术中的进一步实际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Jiangwei Chang, et al, A C-S-C linkage-triggered ultrahigh nitrogen-doped carb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ctive site in triiodide reduc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20
DOI: 10.1002/anie.202012141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012141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