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Biomed. Eng.: 便携式核磁共振的诊断工具可用于检测脂肪肝疾病或肝纤维化

2020-12-03
大约25%的美国人口患有脂肪肝疾病,这种疾病可能导致肝脏纤维化,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目前尚无简便的方法来诊断脂肪肝或肝纤维化。于此,麻省理工学院Michael J. Cima等人现在已经开发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NMR)的诊断工具,可用于检测这两种情况。
本文要点:
1)该设备是便携式单面磁共振传感器,主要是使用弥散加权多分量T2弛豫法对肝脏脂肪变性和纤维化进行分级。在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模型中,传感器在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的离体分级中分别达到92%和86%的总准确度。通过频率依赖性空间编码对活体小鼠中的测量值进行定位,可以使脂肪变性的总准确度达到87%。
2)在人类肝脏样品中,传感器对脂肪变性进行分级,总体准确度为93%。在全自动低成本磁共振设备的床旁护理使用T2弛豫测量作为一种灵敏的测量方法,将减轻磁共振成像在肝移植前诊断肝脏疾病和评估肝脏健康方面的可及性和成本限制。
参考文献:
Bashyam, A., et al. A portable single-sided magnetic-resonance sensor for the grading of liver steatosis and fibrosis. Nat Biomed Eng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51-020-00638-0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