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IspH抑制剂可杀死革兰氏阴性菌并调动免疫清除

异戊二烯对所有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它们发挥维持膜稳定性和介导诸如呼吸的核心功能。IspH是类异戊二烯合成过程中甲基赤藓糖醇磷酸途径中的一种酶,对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分枝杆菌和apicomplexans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后生动物中不产生其底物(E)-4-羟基-3-甲基-丁-2-烯基焦磷酸(HMBPP),在人和其他灵长类动物中,它以极低的浓度激活细胞毒性Vγ9Vδ2T细胞。有鉴于此,美国威斯塔研究所的Farokh Dotiwala和Joseph M. Salvino等研究人员,发现IspH抑制剂可杀死革兰氏阴性菌并调动免疫清除。
本文要点
1)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类IspH抑制剂,并通过结构导向的类似物设计将其效价提高至纳摩尔水平。
2)将这些化合物修饰做为前药处理细菌后,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可以杀死几种耐多药的临床分离细菌菌株,其中包括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弧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耶尔森氏菌、分枝杆菌和芽孢杆菌,而对哺乳动物细胞是相对无毒的。
3)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用这些前药处理过的细菌与条件性IspH抑制后的细菌相似。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前药还可以在细菌感染的人源化小鼠模型中诱导人Vγ9Vδ2T细胞的扩增和活化。
本文研究表明,这些前药通过细胞毒性γδT细胞协同杀死细菌的同时产生快速的免疫反应,这可能会限制抗生素耐药细菌种群的增加。
参考文献:
Kumar Sachin Singh, et al. IspH inhibitors kill Gram-negative bacteria and mobilize immune clearance. Nature, 2020.
DOI:10.1038/s41586-020-03074-x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03074-x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