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立强/赵焱/罗雯Nano Energy: 平面电化学微器件揭示表面P-O基团在P掺杂Co3O4电催化析氧中的作用

过渡金属磷化物或部分磷化的氧化物在析氧反应(OER)中通常会进行表面重构,但其催化活性仍比直接合成的氧化物强,这引起了人们对探索这种高催化活性的原因的极大兴趣。在OER过程中监测催化剂的电子性质可以提供对催化能力的重要见解。
有鉴于此,武汉理工大学麦立强教授、赵焱教授和罗雯等人,设计了一种基于单个薄膜催化剂的平面电化学微器件,证明了在重构的晶格磷掺杂Co3O4薄膜中,Co3O4物种与表面P-O基团之间的电子耦合效应。
本文要点
1)通过设计基于单个P1-Co3O4薄膜的平面电化学微型器件,首次测量了重构的晶格掺磷Co3O4的电导率,并建立了重构过程中晶格掺磷Co3O4的固有电导率与电化学活性之间的关系。在存在导电的Au衬底的情况下,重构的晶格磷掺杂的Co3O4在10 mA / cm2处显示出320 mV的最低过电势。
2)此外,结合片上电化学阻抗谱测量,原位IV测量和重构磷化物的理论模拟,阐明了P-O基团对新形成的氧化物的影响。证明了新形成的氧化物与P-O基团之间的诱导电子偶联。P-O基团的偶联有效促进了新形成氧化物的金属-氧共价,从而加速了活性金属中心与氧吸附物之间的电子转移,从而增强了电催化活性。
3)通过DFT计算,从理论上证明了Co3O4中耦合的P-O基团可以缩短Co 3d和O 2p能带中心之间的能量差(更强的Co-O共价),有效地将PDS的自由能垒从2.97降低到2.11 eV,从而促进OER活性。
总之,该工作突出了Co3O4表面P-O基团在OER过程中的作用,这种独特的片上电化学微器件平台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以了解纳米尺度下材料的动态行为。
参考文献:
Xunbiao Zhou et al. Unveiling the Role of Surface P-O Group in P-doped Co3O4 for Electr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 by On-chip Micro-device. Nano Energy, 2021.
DOI: 10.1016/j.nanoen.2021.105748
https://doi.org/10.1016/j.nanoen.2021.105748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