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AEM综述:碳负极材料:钠离子电池与钾离子电池的详细比较

Nanoyu
2021-01-28



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SIBs/PIBs)作为一种新型的“后锂离子电池”,因其丰富的Na/K资源而在大规模储能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碳基材料是用于SIBs和PIBs的极有效电极材料。虽然两种碱离子电池具有相似的内部组成和电化学反应机理,但在碳基材料中,Na+和K+的储存/释放行为并不完全相同。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艳教授,王伟教授综述了三种可能的Na+/K+储存/释放机制,即i)插层/脱层机制、ii)吸附/解吸机制和iii)孔隙填充机制。

文章要点

1作者综述了碳负极材料(石墨、石墨烯、硬碳和软碳)的研究现状,并对SIBs和PIBs的机理、容量、倍率性能、扩散系数、循环性、钾化/钠化电位等进行了综合比较。

2作者最后提出了基于碳负极材料的SIBs和PIBs潜在的发展方向,并对关键问题和应用前景提出了个人见解。

 

参考文献

Lupeng Zhang, et al, Carbon Anode Materials: A Detailed Comparison between Na-ion and K-ion Batteries, Adv. Energy Mater. 2021

DOI: 10.1002/aenm.202003640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003640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