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Adv. Mater.: 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深度循环模式

小学生
2021-02-05


由于传统的“摇椅式”充放电过程所限,锂离子电池的实际容量已经接近理论极限,但是人们对于高容量电池的需求依旧迫切。除了开发具有高容量的电极材料外,研发新的充放电模式和技术也可以有效提升现有材料的容量,进而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Xiaodong Chen等人设计了一种深度循环的电池运行模式来提升电池容量。

 

本文要点

1)   作者结合“摇椅式”电池和双离子电池的运行模式,在LiMn2O4正极中引入可嵌插阴离子的碳材料,在“摇椅式”反应充电结束后继续充电,进入在正极发生阴离子嵌入,在负极进行阳离子嵌入的双离子运行模式,从而使电池的容量得以提升。并且发生双离子嵌入脱出的电位要高于发生“摇椅式”反应的电位。这样一来,电池的输出电压不会降低;

2)   作者使用LiMn2O4-MCMB(mesocarbon microbeads)/Li电池为模型进行研究。对电池进行深度循环情况下,其容量比仅发生锂离子嵌入脱出的“摇椅式”过程的容量高57.7%,循环2000周后容量保持率高达84.4%;

3)   提升容量的方式除了附加一个双离子嵌插模式外,还可以选择使用类似电容器的表面离子吸附模式。但是表面吸附模式会在整个过程中持续影响电解液中离子浓度,这可能会影响到“摇椅式”过程的电化学行为。而且电容式吸附并没有明显的电容平台,这可能不利于实际应用。与之相反,双例子嵌插模式运行时虽会改变电解液浓度,但是在双例子模式运行结束时电解液中离子浓度会恢复到原先水平,对后续的“摇椅式”反应几乎无影响。

 

 

 

参考文献:

H. Xia et al. Deep Cycling for High-Capacity Li-Ion Batteries, Adv. Mater., 2021, 2004998

DOI: 10.1002/adma.202004998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004998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