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支春义AEM:合理的缓冲相设计用于长寿命室温可充水系氟离子电池

Nanoyu
2021-02-19



先前所报道的氟离子电池(FIBs)只能在使用固体电解质或有机电解质的高温下(> 150 °C)才能工作。由于水电解质中F的电化学不稳定,因此目前几乎没有关于水系FIB的研究报道。另外,FIBs电极材料通常在转化反应期间遭受严重且不利的体积膨胀。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支春义教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Hongfei Li报道了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应变BiF3@Bi7F11O5@还原氧化石墨烯(BFO)复合材料的室温可充电水系F/K双离子电池。选择1 m KF水溶液作为电解质,而普鲁士蓝(PB)被用作正极。

文章要点

1KF电解质即使在室温下也具有高离子电导率(0.092 S cm-1),远远高于常规固体电解质(10-5-10-4 S cm-1)。而PB具有相对较高的工作电压,是一种极有前途的正极材料。可以在放电过程中容纳多余的K+,并基于F和K+电化学构造完整的电池。

2合理的缓冲相设计策略使得BiF3和Bi7F11O5相在样品中的交错分布,因而在可逆转换循环中具有更高的体积变化适应性。因此组装后的电池具有较高的比容量(1 A g-1电流密度下,容量为218 mAh g-1)、优异的倍率性能(5 A g-1下仍保持初始电池的47%)和优异的室温循环稳定性。

3研究发现,在充放电过程中,Bi3+和Bi0在BFO中发生可逆转换,同时伴随着K+在PB正极中的脱嵌/嵌入。

研究工作为开发更实用的F离子存储技术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Xuejin Li, et al, Initiating a Room-Temperature Rechargeable Aqueous Fluoride-Ion Battery with Long Lifespan through a Rational Buffering Phase Design, Adv. Energy Mater. 2021

DOI: 10.1002/aenm.202003714

https://doi.org/10.1002/aenm.202003714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