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ACS Energy Lett.:具有添加剂的商用碳酸盐电解质助力高性能锂金属电池

Nanoyu
2021-04-21



锂金属负极被认为是高能量密度电池负极材料的最终选择。然而,在碳酸盐电解质中形成的以有机为主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对金属Li的界面能较低,且电阻率较高,导致镀锂/剥离库仑效率(CE)低于99.0%,且Li枝晶生长严重。

近日,马里兰大学王春生教授,清华大学何向明教授首次报道了在商用碳酸盐电解质中引入FEC-SL/LiNO3复合添加剂,从而获得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锂金属负极的高CE,其性能优于不加添加剂的碳酸盐电解质和单独添加FEC或LiNO3的碳酸盐电解质。值得注意的是,LiNO3是通过使用LiNO3/环丁砜(SL)浓溶液引入电解质中,其中SL载体溶剂比碳酸盐溶剂具有更高的LiNO3溶解度和更高的氧化稳定性。

文章要点

1实验结果表明,与在1 M LiPF6/EC-DMC(体积比为1:1)电解质(简称BE)相比,在BE中加入FEC-SL/LiNO3添加剂(简称Be-FeC-SL/LiNO3)之后,镀锂/剥离的CE从84.4%提高到99.5%。

2研究发现,由于LiNO3和FEC的协同作用,在锂金属负极表面构建了一种具有高锂离子电导率的疏锂LiF-Li3N增强型SEI,在降低Li成核过电位的同时抑制了Li枝晶的生长。

3具有BE-FEC-SL/LiNO3电解质的4.3 V LiNi0.80Co0.15Al0.05O2(NCA)/Li(50 μm)全电池在15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达到90.8%,平均CE为99.7%。

这项工作为实现具有最佳性能的基于商用碳酸盐电解质的高压LMBs提供了一种简单、经济的策略。

 

参考文献

Nan Piao, et al,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Enabled by Synergetic Additives in Commercial Carbonate Electrolytes, ACS Energy Lett. 2021

DOI: 10.1021/acsenergylett.1c00365

https://doi.org/10.1021/acsenergylett.1c00365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