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金龙Angew.: 可控Cu0‐Cu+位点用于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

铜基电催化剂可以有效地促进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反应(CO2ER)以生产多碳产物。但是,Cu0和Cu+的作用以及对机理的理解仍然难以捉摸。
有鉴于此,天津大学巩金龙教授,描述了由负载在层状硅酸铜薄片上的分散良好的氧化铜生成的可控Cu0‐Cu+位点,以提高CO2ER性能。
本文要点
1)设计了具有可调Cu+和Cu0对的催化剂,并通过原位实验和DFT计算阐明了它们各自的作用和协同作用。通过氨蒸发水热法(AEM)合成了负载在层状硅酸铜薄片(CuO/CuSiO3)上的氧化铜颗粒。在初始电还原过程中,CuO/CuSiO中的Cu2+位被还原为Cu0和Cu+位(Cu/CuSiO3)。
2)具体来说,在6小时的测试中,20% Cu/CuSiO3表现出优越的CO2ER性能,在1.1 V (vs RHE)电压下,C2H4的法拉第效率为51.8%。采用原位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阐明了Cu0‐Cu+位点上的反应机理。
3)CO2ER活性的增强主要归因于Cu0‐Cu+对的协同效应:Cu0位点活化了CO2并促进随后的电子转移;Cu+位点增强了*CO吸附,进一步促进了C - C偶联。通过调节Cu负载量,控制Cu0 -Cu+的比例可以进一步调节反应中间体的结合能。
总之,该工作为合理设计具有可行价态的铜基催化剂提高CO2ER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Jinlong Gong. Controllable Cu0‐Cu+ Sites for Electrocatalytic Reduction of Carbon Dioxide. Angew., 2021.
DOI: 10.1002/anie.202105118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105118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