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M:基于醌和吡嗪有机正极的高性能水系可充电锌电池

近年来,可充电水系锌电池(ARZBs)有机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迅速,但该领域合成成本高、电化学性能不理想、机理不明确等问题仍然存在。有鉴于此,武汉大学宋智平教授报道了5,7,12,14-四氮杂-6,13-并五苯醌(TAPQ)作为一种新型醌/吡嗪杂化结构的有机正极材料。
本文要点:
1)得益于多个电活性C=O和C=N键,TAPQ的理论容量为515 mAh g-1(基于六电子反应),在0.1-1.6 V vs. Zn2+/Zn范围内具有443 mAh g-1的可逆容量,两者均创下了ARZBs中有机正极的新记录。
2)通过各种异位表征、电化学测试和DFT计算等详细研究,证实了以H+为主要参与者的H+/Zn2+共插层机制。基于清晰的机理理解,采用了0.5–1.6 V的修改电压范围,在50 mA g-1下250次循环后同时实现了高能量密度(270 mAh g–1×0.84 V=227 Wh kg-1)和出色的循环稳定性(容量保持率达92%),平均库仑效率为99.96%。
3)此外,还仔细研究了TAPQ电极在循环过程中的演变机理,以揭示容量下降的原因。新型的分子结构、简便的合成、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更深入的机理研究为进一步开发用于ARZBs的有机正极材料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Yingjie Gao et al. A High-Performance Aqueous Rechargeable Zinc Battery Based on Organic Cathode Integrating Quinone and Pyrazine. Energy Storage Mater. 2021.
DOI: 10.1016/j.ensm.2021.05.002.
https://doi.org/10.1016/j.ensm.2021.05.002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