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Sci.:基于生物质的集成方法使Li-S软包全电池具有出色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

锂硫(Li-S)电池作为后锂离子电池(post-LIBs)的一部分,有望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然而,如今的Li-S电池的功率密度要比LIBs差得多,这将Li-S电池限制在极少数需要低功率和长工作时间的特定应用中。随着近年来单体电池(正极、负极或电解液)的快速发展,人们期望通过一种集成的方法能够在不影响Li-S全电池能量密度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功率密度。有鉴于此,汉诺威莱布尼兹大学Lin Zhang等人通过在负极中使用新型生物质多孔碳基体(PCM),以及在正极中使用N-Co9S8纳米颗粒和碳纳米管(CNTs)来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要点:
1)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质基PCM,并将其作为锂金属的载体,可以均匀化锂离子的通量,抑制锂枝晶的生长。这导致全电池性能的显著提高,尤其是在大面积容量和高电流密度下。
2)正极中使用的N-Co9S8纳米粒子在转化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固定和催化多硫化锂(LPSs),这是加速反应动力学和提高功率密度的另一个贡献因素。
3)正极由S、N-Co9S8与CNTs混合而成,CNTs可以同时提高正极的电学和力学性能。这在高硫负载量和低E/S比时尤为重要,对于高硫利用率和高比容量(能量密度)至关重要。这种集成方法使Li-S软包全电池具有优越的能量和功率密度(分别为325 Wh kg−1和1412 W kg−1),远高于最先进的LIBs。
这是首次在具有高S质量负载和低E/S比的Li-S软包电池中同时展示出卓越的能量/功率密度。这项工作解决了目前Li-S技术中低功率密度的问题,从而使Li-S电池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候选。
Yuping Liu et al. A Biomass-Based Integral Approach Enables Li-S Full Pouch Cells with Exceptional Power Density and Energy Density. Adv. Sci. 2021, 2101182.
DOI: 10.1002/advs.202101182.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101182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