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Nature Energy,香港大学Nature Chemistry丨顶刊日报20210616

1. Nature Energy:成分依赖的晶内平面缺陷在MA1–xFAx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中的关键作用

2. Nature Chemistry:丙二酸酯的催化还原不对称反应

3. Nature Commun.:铁磁性氧化物表面重建羟基氧化物层的自旋钉扎效应用于促进水氧化

4. JACS:一系列具有创纪录的SO2吸附深度脱硫的金属有机骨架
尽管选择性脱除SO2在烟气脱硫和天然气净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开发具有高捕集能力特别是低分压和良好循环稳定性的吸附剂仍然是一个挑战。近日,浙江大学鲍宗必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陈邦林教授报道了开发了一类具有丰富氢键供体修饰孔道的基于没食子酸根的等结构MOFs(M-gallate(M=Mg,Ni,Co)),用于通过多重氢键相互作用选择性识别和致密堆积SO2。
本文要点:
1)以没食子酸为原料,形成了丰富的羟基修饰孔环境,Ni、Co和Mg-Gallate的高密度氢键给体分别高达8.44、8.18和8.15 nm-3。这比最先进的MFM-600型(1.12 nm-3)要高得多。此外,M-gallate表现出大小为(3.52−3.68)×(4.85−4.95) Å的三维相互连接的之字形通道,与SO2的动力学直径(kinetic diameter)(4.11 Å)相当,因此对SO2具有很强的微孔限制。
2)MOFs中多个O···H−O氢键和O···H−C氢键保证了SO2分子在骨架内被牢牢抓住,而合适的孔径使SO2紧密堆积,结果使得其吸收率和密度高达1.86 g cm−3,研究人员通过色散校正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和一种负载SO2单晶的X射线衍射证实了这一点。
3)在极低的压力(0.002 bar)下,Co-gallate实现了对SO2的超高吸附吸收(6.13 mmol cm−3),性能优于所有已报道的最先进的MOFs。同时,具有创记录的SO2/CO2的IAST选择性(对Mg-gallate而言,达到325)和SO2/N2(>1.0 × 104)和SO2/CH4(>1.0 × 104)的超高选择性。此外,Mg-gallate在5次循环后表现出几乎不变的穿透性能,表明这些MOFs具极强的循环稳定性。
Fuqiang Chen, et al, Deep Desulfurization with Record SO2 Adsorption on the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J. Am. Chem. Soc., 2021
DOI: 10.1021/jacs.1c02176
https://doi.org/10.1021/jacs.1c02176
5. JACS:聚集荧光效应与金属笼结构应力的关系
由于聚集荧光效应(AIE)广泛存在,聚集荧光效应材料受到广泛关注。四苯乙烯TPE(tetraphenylethylene)等具有聚集荧光效应的AIEgen基团,通过展示不同构象能够表现荧光变化现象,但是构象的结构-性质关系很少受到关注和研究。有鉴于此,犹他大学Peter J. Stang、上海交大颜徐州等报道通过限制TPE基团构象变化,影响激发态结构弛豫,从而导致光物理行为的变化。
本文要点:
1)通过不同链长的Pt(II)-配体分子和四吡啶基配体之间的自组装,合成了三种不同大小的金属笼,发现虽然三种金属笼表现非常类似的结果,其表现红移的荧光波长,当金属笼结构增加量子产率衰减。
2)通过光谱、计算模拟、控制实验结合,解释了笼的应力导致激发态构象的TPE结构单元弛豫程度区别,因此表现了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这种通过精确控制构象调控荧光的策略为深入理解AIE效应机理,从而优化超分子体系的光物理学效应行为提供经验和指导。
Zhewen Guo, et al, Drum-like Metallacages with Size-Dependent Fluorescence: Exploring the Photophysics of Tetraphenylethylene under Locked Conformations, J. Am. Chem. Soc. 2021
DOI: 10.1021/jacs.1c04288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1c04288
6. JACS:钙钛矿材料间隙碘位点俘获电子
提高卤化物钙钛矿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性能需要抑制非辐射载流子陷阱俘获效应,研究发现间隙碘原子是一种深能级缺陷位点和载流子复合位点,有鉴于此,诺森比亚大学Lucy D. Whalley、伦敦帝国理工学院Aron Walsh等报道分析其中的载流子陷阱的量子动力学,研究了间隙碘位点上的快速、不可逆电子捕获过程。该过程中的Huang-Rhys因子达到300,说明软半导体材料中的强电子-声子复合现象。
本文要点:
1)声子模的频率达到53 cm-1,电子捕获系数达到1×10-10 cm3 s-1,反比参与率IPR(inverse participation ratio)用于对局域化的声子模进行量化,揭示了抑制八面体旋转是提高缺陷容忍性的重要方法。
2)由于复合钙钛矿材料的本征软特性,导致电子-声子强耦合作用、电子捕获过程中八面体的高位移变化。弛豫过程导致较高的Huang–Rhys因子,导致快速非辐射电子捕获。作者发现中性碘间隙位点的电子捕获作用是可逆的过程,从能量上看不利于电子移动到能带或者通过空穴湮灭。
Lucy D. Whalley, et al, Giant Huang–Rhys Factor for Electron Capture by the Iodine Intersitial 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J. Am. Chem. Soc. 2021
DOI: 10.1021/jacs.1c03064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1c03064
7. JACS:Cu/二恶唑啉催化合成轴手性双芳基分子
杭州师范大学Limin Yang、复旦大学蔡泉等报道Cu催化Diels-Alder/逆-Diels-Alder反应进行对映选择性合成轴手性双芳基化合物,通过缺电子2-吡喃酮、富电子1-萘基乙炔之间进行反应合成了广泛的轴手性双芳基酯,最高的产率达到97 %,对映选择性达到大于>99 % ee。
本文要点:
1)以3-羧甲氧基-2-吡喃酮、2-甲氧基-1-(戊-1-炔)萘作为反应物,以Cu(ClO4)2·6H2O/双芳基双恶唑啉配体作为催化剂体系,在DCE溶剂中反应。
2)作者通过DFT计算,揭示了反应机理,展示了该反应中的立体选择性产生的原因。作者通过克级合成放大实验,验证了该反应的可规模化操作性。
Meng-Meng Xu, et al,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Axially Chiral Biaryls by Diels–Alder/Retro-Diels–Alder Reaction of 2-Pyrones with Alkynes, J. Am. Chem. Soc. 2021
DOI: 10.1021/jacs.1c04759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1c04759
8. JACS:首例含重元素环丙烯结构的金属有机配合物
环丙烯结构的过渡金属复合物分子在多种金属催化有机转化反应中通常作为瞬态中间体。有鉴于此,萨尔兰大学David Scheschkewitz等报道NHC稳定的硅锗亚烯(silagermenylidene)、(1,5-环辛二烯)镍(0)、NHC三组分反应,修饰在Ge-Si结构中Ge端上的Cl官能团能够非常方便的进行官能团化,反应生成的1H-二硅基锗亚烯在阴离子亲核试剂作用处理过程进行调控,能够以较高的产率合成各种不同取代基修饰的Si2Ge-环丙烯结构。
本文要点:
1)作者通过NMR、X射线晶体学、DFT计算结合,揭示了含金属的环丙烷结构表现不同配位结构的π复合物展示了一种极端Dewar–Chatt–Duncanson结构,其中Ge=Si双键中的σ键部分同时作为供体、受体,同时另一个键为π键。
2)首次实现了合成由重元素组成的环丙烯结构,在合成的分子中表现出烯烃类似配体与过渡金属的新型配位结构,拓展了Dewar–Chatt–Duncanson结构的领域。
Paresh Kumar Majhi, et al, Transition-Metal Complexes of Heavier Cyclopropenes: Non-Dewar–Chatt–Duncanson Coordination and Facile Si═Ge Functionalization, J. Am. Chem. Soc. 2021
DOI: 10.1021/jacs.1c04419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1c04419
9. JACS:微波辅助自动聚糖组装策略
DNA、RNA和肽的自动合成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快速可靠的重要工具。由于高度支化的碳水化合物在合成过程中需要严格的区域和立体控制,因此自动多糖组装(AGA)更具挑战性。有鉴于此,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胶体与界面研究所的Peter H. Seeberger等研究人员,报道了微波辅助自动聚糖组装策略。
本文要点:
1)研究人员报告了一个新的AGA合成器可以快速调整温度从40到+100°在低温下控制糖基化,加速封端、保护基团的去除和使用高温的聚糖修饰。
2)临时保护基团组合从两个正交基团扩展到四个正交基团,从而产生具有多达四个分支的低聚糖。
3)可以制备硫酸化聚糖和未保护聚糖。新的设计将典型的偶联周期从100分钟缩短到60分钟,同时扩大了可获得聚糖的范围。
本文研究的仪器大大缩短和推广了用于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的碳水化合物的合成。
José Danglad-Flores, et al. Microwave-Assisted Automated Glycan Assembly. JACS, 2021.
DOI:10.1021/jacs.1c03851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1c03851
10. JACS:烯还原酶基态电子转移在α-溴酮、烯烃间构建C-C键
发展非自然的反应机理有望拓展混杂酶的底物兼容性,有鉴于此,普林斯顿大学Todd K. Hyster等报道一种烯还原酶催化驱动烯烃的不对称氢烷基化反应,该方法学中以α-溴酮作为自由基前体分子,通过酶催化剂位点上的黄素(flavin)辅酶进行基态电子转移引发自由基反应,这种机理未曾在黄素生物催化中验证。
本文要点:
1)通过四轮位点饱和突变法优化,构建的烯还原酶的变体在构建β-手性环戊酮的反应中表现了较高的对映选择性。此外,野生环己酮还原酶能够在分子间偶联反应过程中精确控制自由基终止步的立体结构选择性。
2)以α-溴苯己酮作为底物,加入烯还原酶作为催化剂,在NADPH循环生成系统(NADP+、GDH-105、葡萄糖)酶催化体系,在Tris-HBr缓冲液/DMSO混合溶液于25 ℃进行反应。本文展示了基态电子转移在生物酶催化构建C-C键反应方法学中的前景。
Haigen Fu, et al, Ground-State Electron Transfer as an Initiation Mechanism for Biocatalytic C–C Bond Forming Reactions, J. Am. Chem. Soc. 2021
DOI: 10.1021/jacs.1c04334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1c04334
11. JACS:基于甲酸盐的CO2•–自由基有机反应
埃默里大学Nathan T. Jui等报道使用CO2•–阴离子自由基作为单电子还原剂,通过亲电自由基、甲酸盐之间的极性匹配氢原子转移,生成CO2•–的过程是自由基链反应的关键。通过光化学/热化学作为引发自由基链反应,作者展示了该方法能够对广泛的分子进行还原活化反应。
本文要点:
1)这种自由基链引发反应能够通过热化学、电化学两种方法进行,从甲酸分子通过巯基介导的HAT反应形成CO2•–。这种中间体展示了较高的还原反应性,能够用于惰性烯烃、芳基氯/溴之间氢芳基化反应、自由基芳胺盐的脱胺基化反应、生成羰游基(ketyl)自由基、磺胺切断裂解反应等。当与还原电极电势较低的Michael受体分子反应时,发现能够很好的进行氢羰基化,说明CO2•–作为亲核试剂。
2)作者展示了CO2•–与缺电子烯烃之间的反应,导致单电子还原或者烯烃的氢羰基化,其中通过底物分子的氧化还原势能够对反应预期产物进行预测。
Cecilia M. Hendy, et al, Radical Chain Reduction via Carbon Dioxide Radical Anion (CO2•–), J. Am. Chem. Soc. 2021
DOI: 10.1021/jacs.1c04427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1c04427
12. ACS Nano: 二维纳米结构嵌入光热水凝胶的表面图案化用于高效太阳能蒸汽发生
探索先进的低能耗净水技术是缓解淡水短缺的关键。太阳能蒸汽发生(SSG) 已成为一种通过直接太阳能热转换进行高级水净化的潜在更环保、更具成本效益的技术,因为它能够高度提高太阳能热转换效率,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热损失。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通过光热材料设计和表面/界面调节策略优化了水的运输,改善了太阳能热转换效率。除了太阳能热转换效率之外,SSG还受到另外两个基本挑战的制约,即蒸发焓和Marangoni效应。通过降低蒸发焓或引入 Marangoni 效应,可以通过减少水蒸发过程的能量需求和增加蒸发表面下的水流速率来提高蒸发速率。提高蒸发速率对于促进太阳能蒸汽发生在海水淡化生产净水中的应用极为重要。然而,普通二维 (2D) 光热蒸发器的理论蒸发速率极限仅为1.46 kg m-2 h-1左右。虽然 3D 蒸发器可以突破极限,但它们需要更多的原材料。
有鉴于此,南京林业大学杨小飞教授等人,报道了一种通过嵌入二维纳米结构的一体化混合水凝胶蒸发器和表面图案化的协同作用来实现高产量太阳能蒸汽发生的有效方法。
本文要点:
1)基于之前关于使用表面改性聚乙烯醇 (PVA) 水凝胶的高性能太阳能蒸发的工作,构建了一种二维纳米结构嵌入的混合水凝胶,其设计的表面形貌通过同时互穿来实现高产 SSG,将几层 Ti3C2Tx MXene 和 rGO 纳米片连接到聚乙烯醇和壳聚糖 (CS) 的聚合物网络中。
2)这种改进的表面图案化蒸发器能够同时降低蒸发焓,并在蒸发表面附近诱发Marangoni效应。具有凹金字塔形表面图案的优化 Ti3C2Tx MXene/rGO 水凝胶显示出高达 3.62 kg m-2 h-1 的极高蒸发率,是普通二维光热蒸发器理论极限的两倍以上。
3)数值模拟表明,表面图案/结构激活了蒸发表面附近的Marangoni对流,加速了水流速度,并增强了太阳蒸发。
总之,这种混合水凝胶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且节能的途径,以缓解淡水短缺问题。
Yi Lu et al. Surface Patterning of Two-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Embedded Photothermal Hydrogels for High-Yield Solar Steam Generation. ACS Nano, 2021.
DOI: 10.1021/acsnano.1c02578
https://doi.org/10.1021/acsnano.1c02578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