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ACS Catal:Cu(100)晶面CO2电化学还原生成乙烯、乙醇反应机理

纳米技术
2021-07-20


泰国国家纳米技术中心(Nanotec)Pussana Hirunsit等报道Cu(100)晶面上的CO2电化学还原生成乙烯和乙醇的反应机理研究,作者对溶剂-中间体之间相互作用、水分子动力学导致结构能量变化、显式溶剂模型的可能最小结构模型进行研究,因此提出了几种可能性最高的反应过程。由于Cu(100)界面上CO2电化学还原反应中生成乙烯、乙醇的过电势分布与CO电化学还原的过电势分布非常类似,因此作者排除CO2还原为CO的过程,因此从CO的吸附和电化学还原作为反应起始。

本文要点:

(1)

反应结果显示*CO-*CO偶联反应是一种动力学优势反应,但是当吸附*CO浓度增加,动力学优势反应由C-C偶联反应转变为*CO-*CHO或者*CO-*COH偶联反应。C-O化学键的切断在反应过程中非常重要,因为这个过程能够生成乙烯,当碳原子与氢化的氧原子结合。

(2)

作者发现在后期反应中间体*CH2CH2OH中,切断C-O键的过程非常容易实现,因此有望实现调控反应生成乙烯或者乙醇的选择性。反应生成乙烯、乙醇的分支化在后期质子化过程中实现,作者揭示了其中的关键性中间体物种。

本文研究结果为揭示如何调控反应中乙烯、乙醇的选择性提供经验,为深入理解CO2电化学还原反应中溶剂对反应中间体的影响提供经验。

image.png


参考文献

Jirapat Santatiwongchai, Kajornsak Faungnawakij, and Pussana Hirunsit*, Comprehensive Mechanism of CO2 Electroreduction toward Ethylene and Ethanol: The Solvent Effect from Explicit Water–Cu(100) Interface Models, ACS Catal. 2021, 11, 9688–9701

DOI: 10.1021/acscatal.1c01486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atal.1c01486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