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综述:纳米粒子穿透皮肤进行诊疗

活性分子通过渗透皮肤实现用于疾病治疗是目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因为通过穿透皮肤的过程非常简单,能够系统性的降低负面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但是,通过皮肤给药(dermal drug delivery)具有非常高的难度,因为相关治疗药物的皮肤渗透性较弱。虽然目前人们发展了多种多样的方法改善皮肤渗透性和治疗药物分子的皮肤渗透性,但是相关报道的方法具有不友好的缺点,导致对角质层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
有鉴于此,西班牙巴斯克大学Marcelo Calderon等综述报道纳米粒子用于进行药物分子、遗传物质和疫苗在穿过皮肤传输,此外作者对近期纳米粒子的毒性、以及其在临床上的进展进行总结并且对市场转化的前景进行分析和介绍。
基于纳米粒子进行的诊疗是一种具有吸引力的非侵入性诊疗技术,能够用于处理炎症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传染病等,相关研究结果发现表皮的阻碍作用限制了诊疗试剂渗入到疾病治疗位点,一些透皮促进剂能够改善诊疗试剂深入更深层皮肤,但是透皮促进剂可能对表皮造成较高损伤,因此需要发展具有渗透和传输作用的纳米粒子,发展物理增强技术改善透皮传输诊疗试剂。
作者对一些表现增强渗入作用的纳米粒子体系进行介绍和总结,讨论了其技术的市场化前景,目前的市场化商品中主要是一些美容类纳米粒子而非诊疗作用纳米粒子,这是因为不同批次的纳米粒子难以重现,大规模合成比较困难,稳定性和诊疗效果存在缺陷,导致这种技术难以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技术难以转化到诊疗技术或者治疗皮肤病。此外,作者发现目前相关研究中使用的皮肤模型通常是猪或者老鼠的皮肤、再造皮肤与离体人体皮肤,认为通过在更加接近人类皮肤的模型上进行研究能够更好的模拟真实环境,缩减研究和市场化之间的距离。作者提出由于这种皮肤诊疗过程的复杂性,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相关人员,包括化学、药剂学、皮肤学、毒理学等领域,从而能够有助于克服皮肤相关疾病的诊疗能力和技术。
参考文献
Neha Tiwari, Ernesto Osorio Blanco, Ana Sonzogni, David Esporrín-Ubieto, Huiyi Wang, Marcelo Calderon*, Nanocarriers for Skin Applications: Where Do We Stand?, Angew. Chem. Int. Ed. 2021
DOI: 10.1002/anie.202107960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107960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