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CEJ:共轭钝化剂助力高效全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坡肉先生
2021-12-21


界面钝化剂的分子内结构高度决定了与位于钙钛矿表面和晶界处的有害缺陷的结合强度。暨南大学的唐群委和段加龙等人研究了各种π共轭吡啶衍生物对钝化无机钙钛矿薄膜的给电子能力的空间电荷依赖性。

本文要点:

1)无机钙钛矿成分为CsPbIBr2。结果表明,光伏性能与多齿配位和结构空间位阻密切相关,因为它们对分子内电子云密度和电荷提取的协同调节。

2)与吡啶和三联吡啶处理的器件相比,联吡啶钝化器件的效率提高到了11.04%,开路电压高达1.301 V,并在持续照射20小时和储存60天后,表现出显著提高的稳定性,是碳基全无机CsPbIBr2太阳能电池的最高效率之一。

3)该工作为高效钙钛矿光电器件选择理想的钝化剂提供了方向。



Junshuai Zhang, et al. Understanding Steric-Charge-Dependence of Conjugated Passivators on π-Pb2+ Bond Strength for Efficient All-Inorganic Perovskite Solar Cell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1.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1.134230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85894721058034#!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