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Au-CuO-Janus结构催化异丙醇氧化脱氢制丙酮的协同效应

在温和条件下,通过选择性裂解醇的β-C–H键,将醇控制氧化为相应的酮或醛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尽管金属/氧化物界面具有很高的活性和选择性,但由于大而厚的载体,界面位置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有鉴于此,北京工业大学的邓积光等研究人员,报道了Au-CuO-Janus结构催化异丙醇氧化脱氢制丙酮的协同效应。
本文要点
1)研究人员通过双金属原位活化和分离策略成功地开发了一种独特的Au-CuO-Janus结构(平均粒径=3.8 nm),具有超薄的CuO层(0.5 nm厚度)。
2)与单独的Au位相比,由于CuO的O原子和异丙醇的H原子之间的强亲和力,由此产生的Au-CuO界面位显著增强了异丙醇的吸附,并将β-C–H键断裂的能量势垒从1.44 eV降低至0.01 eV,实现超高丙酮选择性(99.3%),超过1.1 wt%AuCu0.75/Al2O3 100℃和大气压下的异丙醇转化率,97.5%。
3)此外,以SiO2、TiO2或CeO2为载体的Au-CuO-Janus结构表现出显著的催化性能,对于其他来源于Fe、Co、Ni和Mn的可还原氧化物,其活性和丙酮选择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本文研究有助于开发最大化界面位点构建和结构优化的策略,以高效激活β-C–H键。
参考文献:
Meng Guo, et al. Synergy in Au-CuO Janus Structure for Catalytic Isopropanol Oxidative Dehydrogenation to Acetone. Angewandte Chemie, 2022.
DOI:10.1002/anie.202203827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203827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