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诺贝尔物理学奖数据解读:最年轻获奖者是25岁帅哥!

澎湃网 周辰
2018-05-29


物理学奖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他的遗嘱中提到的第一个奖项。在19世纪末,很多人认为物理学是最重要的科学,或许诺贝尔本人也这么认为,他本人的研究也与物理密切相关。自从1901年以来,已经有196人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澎湃新闻将通过诺贝尔官网公布的一系列关于物理学奖的数字,对该奖项进行解读。

 

6

6位非中国国籍华人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和杨振宁(1957年,宇称不守恒定律,成功挑战爱因斯坦理论,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重大突破)。

丁肇中(1976年,发现长寿命中性粒子:J/ψ粒子)

朱棣文(1997年,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

  崔琦(1998年,发现并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

高锟(2009年,光纤通讯之父)

 

3

3位美籍华人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热门人选。他们是目前任教于斯坦福大学的张首晟、现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的杨培东以及佐治亚理工学院任教的王中林。张首晟的入选原因是对拓扑绝缘体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能使电脑运行加速。杨培东的入选原因是对纳米光子学的贡献,包括研制出第一个纳米导线激光器。而王中林的入选原因是发明纳米发电机,对纳米能源发展的突出贡献。


                                             

近年被预测可能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华人科学家:张首晟(左)、杨培东(中)和王中林

 

被提名诺贝尔奖并不意味着你已经成为获奖热门人选,除非你被大卫·彭德尔伯里(David Pendlebury)点名。


依据论文被引用次数等数据,每年汤森路透集团的引文分析员大卫·彭德尔伯里都会分别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经济学奖和生理医学奖预测3组可能的候选人。2002年以来,彭德尔伯里已成功预测35名诺奖得主,其中9人当年获奖,16人在两年内获奖。

 

107

自从1901年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经颁发了107次,有6年物理学奖没有被颁发:1916, 1931, 1934, 1940, 1941, 和1942。

为什么在这些年里没有授奖呢?原因是没有合格的候选人或是客观条件限制,比如在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授奖次数显著减少。

 

47

有47次,物理学奖的获奖者只有1人。

获奖者有2人的状况出现了31次。

3人共享物理学奖的情况则有29次。

 

2

目前有2位女性曾经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一位是家喻户晓的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和丈夫皮埃尔·居里

 

1

只有1个人2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约翰·巴丁(John Bardeen)。他因晶体管效应和超导的BCS理论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6、1972年)。

 

25

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则是英国物理学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Lawrence Bragg),他与父亲威廉·亨利·布拉格是物理学界一对有名的“父子兵”,1915年父子二人因对X射线晶体结构的研究而获得当年的物理学奖。与其父亲共登领奖台时小布拉格只有25岁,是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



最年轻的获奖者:劳伦斯·布拉格。25岁的帅哥!

 

55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

 

88

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年纪最大的是小雷蒙·戴维斯(Raymond Davis Jr.),2002年他获奖时已有88岁。

 

4

历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中出现了4对父子档。

他们分别是:

威廉·布拉格(William Bragg)和他的儿子劳伦斯(Lawrence)·布拉格, 1915年。

N·玻尔(Niels Bohr),1922 和 A·玻尔(Aage N. Bohr),1975年。

曼内·西格巴恩(Manne Siegbahn), 1924 和 凯·M·西格巴恩(Kai M. Siegbahn), 1981年。

J.J.汤姆生(J. J. Thomson),1906 和 乔治·佩吉特·汤姆孙(George Paget Thomson), 1937年。

 

3

诺贝尔奖得主将会得到3件“法宝”:获奖证书、奖章,和奖金文书。

获奖证书由瑞典和挪威最重要的艺术家和书法家设计,每一份证书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诺贝尔物理学奖奖章


奖章由瑞典雕塑家和雕刻师埃里克·林德伯格(Erik Lindberg)设计,正面是诺贝尔肖像;背面是伊希斯(Isis)女神代表自然,她从云中出现,手持象征丰收的羊角。覆盖着她冰冷的脸的面纱被科学天才(Genius of Science)掀开。

奖金为800万瑞典克朗(人民币约680万元)。若多人获奖,则需分享这笔奖金。



本文主要参考文中所列文献,图片和视频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