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生AM:一种Cu2+配位海藻酸盐实现的超可逆CuF2正极

在所有金属氟化物正极中,氟化铜(CuF2)由于高的理论电位(3.55 V)和高的容量(528 mAh/g),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然而,CuF2只能进行不到5次循环,这主要是由于充放电循环中严重的铜离子溶解所致。
近日,受Ba2+-交联型海藻酸钠(SA)抑制锰溶解的启发,马里兰大学王春生教授,达尔豪斯大学Chongyin Yang报道了一种用SA粘结剂和水溶剂制作的CuF2电极可以抑制在有机电解液中的溶解。
文章要点
1)在将CuF2、水和SA混合到电极浆料中之后,在电极制造过程中,来自CuF2的微量溶解的Cu2+与浆料中的SA交联,在CuF2颗粒的表面上形成保形涂层。Cu2+交联的SA能够实现Li+的传输,但它阻碍Cu2+的传输,因此在充电/放电循环期间显著抑制了CuF2正极在有机电解质中的Cu溶解。
2)由于CuF2的水分敏感性,在电极涂覆过程中,CuF2在与水混合后转化为水合Cu(OH)F和CuF2∙2H2O。类似于无水CuF2,这些水合CuF2 (H-CuF2)也可在约3.0 V下与Li发生转化反应。
3)实验结果显示,H-CuF2-SA电极在0.05 C下50次循环的可逆容量为420.4 mAh·g-1,能量密度高达1009.1 wh·kg-1,高于大多数金属氟化物,凸显了Cu基氟化物正极的出色性能。
参考文献
Jiale Xia, et al, Super-reversible CuF2 cathodes enabled by Cu2+ coordinated alginate, Adv. Mater. 2022
DOI: 10.1002/adma.202205229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5229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