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类器官,又一篇Nature Methods!

小奇
2022-09-14


前面咱们提到:(Nature Methods:类器官!

类器官,CNS期刊的座上宾,一时声名鹊起,风光无两,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
2013年,被Science杂志评为年度十大技术;
2015年,被MIT科技评论十大科技突破之一;
2018年,被Nature Methods评为2017年度方法;
2019年,被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成为优良的临床前疾病模型。

类器官作为微型体外器官模型,主要来源于多能干细胞(PSC)或成体组织。它们可以自我组织和分化成功能细胞类型,高度模拟人体内器官结构和功能特征。分析类器官的形成可以加深对人类发育和组织/器官再生机制的理解。此外,类器官为疾病建模和药物筛选提供了强大的平台。


造血人源化 (hu) 小鼠是模拟人体免疫系统作用的强大工具,广泛用于临床前研究和药物发现。然而,在hu小鼠中产生功能性人类 T 细胞区室仍然具有挑战性,这主要是由于人类和小鼠胸腺之间的物种相关差异。虽然移植人类胎儿胸腺组织可以支持 hu 小鼠中强大的 T 细胞发育,但组织稀缺和伦理问题限制了它们的广泛使用。


鉴于此,卡内基梅隆大学Yong Fan等人描述了来自诱导型多能干细胞的人类胸腺类器官(iPSC-胸腺)的组织工程,它可以支持从头生成多种功能性人类 T 细胞群。


1663139583751417.png


移植 iPSC-胸腺的 hu 小鼠的 T 细胞可以介导细胞和体液免疫反应,包括对 T 细胞受体参与产生强烈的促炎反应、抑制同种异体肿瘤移植物生长和促进有效的 Ig 类转换。


1663139597440892.png


该研究结果表明,植入 iPSC 胸腺的 hu 小鼠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动物模型来研究人类 T 细胞介导的免疫,并加速将动物研究结果转化为临床。


1663139610352705.png

总之,该研究表明,在 iPSC-胸腺移植的人源化小鼠模型中重现 T 细胞介导的人类适应性免疫反应用于长期临床前研究的可行性。此外,可以想象,随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人工胸腺可以从患者自身的 iPSC 中进行生物工程,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疾病。


参考文献:

Zeleniak, A., Wiegand, C., Liu, W. et al. De novo construction of T cell compartment in humanized mice engrafted with iPSC-derived thymus organoids. Nat Methods (2022).

https://doi.org/10.1038/s41592-022-01583-3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