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展望:如何研究纳米晶生长?

金属纳米颗粒由于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备受关注。由于热力学的原因,纳米晶往往趋向于形成表面能较低的形状,譬如球形。而表面能较高的多指数晶面或者棒状结构在催化、光学、生物医药领域往往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性能。
因此,如何参透纳米颗粒的生长机理,从而预测和指导纳米颗粒的尺寸、形貌以及结晶,是稳定制备功能性纳米材料的关键!
有鉴于此,Luis M. Liz-Marzán等人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控制纳米晶的生长!
图1. 纳米晶生长研究
1. 实验调控
为了提高纳米晶的各向异性,制备各种不同形貌纳米晶,研究人员采用的普遍策略是将成核和生长阶段分开,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晶种法。
晶种法的常规步骤包括:首先制备得到尺寸较小的晶种,暴露出一定的晶面,然后在形貌导向剂的作用下,通过还原剂使前驱体在晶种表面按照特定方向生长。如果晶种是单晶,最终纳米颗粒可能是单晶,也可能是孪晶;如果晶种是孪晶,最终纳米颗粒只能是孪晶。
晶种法的一个问题在于:晶种不稳定,几个小时就会发生熟化,导致生长的不可控制和产率较低。通过加热处理使晶种老化,可以使晶种保持稳定,几个月后还可以精确的生长成为尺寸均匀的目标形貌。
图2. 热处理晶种提高形貌产率
Ana Sánchez-Iglesias, Marek Grzelczak, Luis M. Liz-Marzán et al. High-Yield Seeded Growth of Monodisperse Pentatwinned Gold Nanoparticles through Thermally Induced Seed Twinning. J. Am. Chem. Soc., 2017, 139, 107–110.
除了晶种法之外,纳米晶的生长还可以通过一些形貌导向剂控制,譬如金属离子(Cu2+、Ag+)、卤离子(Cl-、Br-、I-)、有机化合物以及各种表面活性剂。
形貌导向剂的作用在于:对特定晶面选择性吸附,或者改变前驱体的氧化还原电位,从而抑制前驱体在特定晶面的生长,实现各向异性。
形貌导向剂的问题在于:由于化合物之间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很难区分每个单独物种的作用。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卤素离子发生络合,在金属离子作用下又形成不溶的盐。通过对比试验简化合成体系,是明确每个物种的作用,更好地控制纳米晶生长的有效策略。
图3. 有机添加剂控制形貌
Xingchen Ye, Christopher B. Murray et al. Improved Size-Tunable Synthesis of Monodisperse Gold Nanorods through the Use of Aromatic Additives. ACS Nano 2012, 6, 2804–2817.
2. 模拟计算
模拟计算为纳米晶的生长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分子动力学为晶面附加吸附提供需要的能量信息,帮助确认实验决定的晶貌。
基于限制生长区域的动力学模拟能提供关于金属盐还原速率的信息,以及最终长宽比的相关性。
由于纳米晶生长是非平衡过程,引入随机函数来模拟添加剂的吸附或脱附,将使模拟更加接近实际体系。
图4. 模拟计算金纳米棒的生长
Neyvis Almora-Barrios, Núria López et al. Theoretical Description of the Role of Halides, Silver, and Surfactants on the Structure of Gold Nanorods. Nano Lett., 2014, 14, 871–875.
3. 先进表征
以TEM为代表的先进表征技术,是深入理解纳米晶生长机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TEM可以分析单个纳米晶的三维原子分辨率。后处理合成分析为单个原子空间分布、缺陷位置以及应力分布提供信息。
通过TEM可以看见纳米颗粒内部的晶种,从而为生长路径提供信息。液体池TEM使得原位观察纳米颗粒的生长成为可能。虽然,电子束对纳米颗粒的成核和生长具有一定影响。
对单个纳米棒的控制氧化表明,纳米颗粒生长过程中存在纳米尺度的过渡态物种存在。
图5.晶种法生长过程表征
Mark R. Langille, Chad A. Mirkin et al. Stepwise Evolution of Spherical Seeds into 20-Fold Twinned Icosahedra. Science 2012, 337, 954-957.
图6.石墨烯液体样品池原位电镜研究纳米颗粒生长机理
Jong Min Yuk, A. Paul Alivisatos et al. High-Resolution EM of Colloidal Nanocrystal Growth Using Graphene Liquid Cells. Science 2012, 336, 61-64.
总之,纳米颗粒的生长看似简单,实际还存在许多复杂的过程和机理没有解决,通过实验、表征、模拟三位一体,才能参透纳米颗粒生长的机理,为可重复性、批量化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纳米材料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