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Fe3O4 纳米酶的类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电子及铁离子的单独迁移相关

虽然许多研究提出了表面Fe2+诱导的类芬顿(Fenton-like)反应来解释Fe3O4纳米颗粒的固有类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但很少有人关注内部原子变化及其对催化反应的贡献。鉴于此,东南大学顾宁教授,张宇研究员和马明副研究员等通过表征参与类POD循环催化后回收的Fe3O4纳米颗粒的化学组成和催化活性,提出Fe3O4纳米颗粒内部的Fe2+可以通过Fe2+-O-Fe3+链将电子转移到表面,使表面的Fe2+再生,并使类POD催化反应持续进行。
本文要点:
(1)研究表明,表面和内部的Fe2+都能赋予Fe3O4纳米酶类POD的性质。通常,粒子内的Fe2+可以将其电子转移到表面层,再生表面Fe2+并维持催化反应。这个过程通常伴随着过量氧化的Fe3+从晶体内部向外迁移,这被认为是一个限速步骤。与磁铁矿的低温氧化类似,参与类POD反应的Fe3O4纳米颗粒最终被氧化为类POD容量降低的γ-Fe2O3纳米颗粒。
(2)典型的模型材料磷酸铁锂(LiFePO4)进一步证明了具有参与电子转移和离子迁移的内部原子的纳米酶的这种自耗尽特性,该模型材料包含氧化还原活性金属位点和封装在刚性磷酸盐网络中的可移动锂离子(Li+)。
(3)这项工作揭示了不同于天然酶的Fe3O4纳米酶的消耗特性,并强调了内部金属原子在纳米酶催化反应中的潜在贡献。同时,也为其他相关纳米酶的机理研究和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Dong, H., Du, W., Dong, J. et al. Depletable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of Fe3O4 nanozymes accompanied with separate migration of electrons and iron ions. Nat. Commun. 2022, 13, 5365.
DOI: 10.1038/s41467-022-33098-y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3098-y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