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Nature Catalysis: 串联CO2电还原中生物模拟不对称C–C耦合机理的探索

元催化
2022-10-01


 

电化学CO2还原反应(CO2RR)被视为有助于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一种有前景的技术。然而,作为构建碳骨架的主要步骤,CO2固定化学中的C-C耦合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因为其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在CO2固定中,C-C耦合是构建增值多碳产品中碳骨架的关键步骤。其中,Wood-Ljungdahl途径是一种有效的自然过程,微生物通过该过程将CO2转化为甲基和羰基,然后将它们耦合在一起。然而,在无机CO2电还原中,这种不对称耦合机制很大程度上仍未得到探索。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杨培东院士等人报道了一种共还原实验,通过电抛光铜箔来验证Cu表面对不对称*CH3-*CO偶联的催化能力。为克服难以从光谱中确定中间产物的困难,作者通过外部提供CO和CH3I作为两个不同的中间源来确保中间产物的存在。*CO来自于CO气体的吸附,而*CH3则是由CH3I电化学生成。通过进一步用13C同位素标记CH3I,通过核磁共振波谱验证13C-12C的不对称耦合在技术上可行。

 

本文要点:

(1)本研究在更实际的CO2电还原条件下,通过同位素标记的共还原实验和Cu-Ag电化学串联催化,探索了CO2RR中的不对称C-C耦合。此外,作者开发了同位素标记的共还原过程,以探索Cu上的*CH3-*CO偶联。

(2)研究还发现通过改变串联系统中Cu和Ag间的纳米颗粒数(从而改变质量)比,可以调整CO2RR期间*CHx和*CO中间产物的生产速率。当这两种中间体中的氧化合物广泛排列时,可以实现最大的含氧化合物生成速率。这些对CO2固定中C-C耦合途径的新见解不仅证实了非对称耦合的存在,而且还阐明了未来CO2电解中串联催化系统的新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Chubai Chen, Sunmoon Yu, Yao Yang, et al. Exploration of the bio-analogous asymmetric C-C coupling mechanism in tandem CO2 electroreduction. Nature Catalysis, 2022.

DOI10.1038/s41929-022-00844-w

https://doi.org/10.1038/s41929-022-00844-w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