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 低压碳热冲击还原制备难熔碳化物的通用方法

难熔碳化物因高机械强度、高熔点和助催化作用等特点,在异相催化研究领域愈发受到重视。作为典型的难熔碳化物,碳化硅(SiC)具有高化学惰性、高热稳定性、机械性能优异以及高热导率等优点,有望用作新型固体催化剂载体材料。工业制备SiC常采用Acheson法,所制备的SiC粉末比表面积较低、能耗大且成本高昂,阻碍了SiC的大规模工业应用。
近日,厦门大学范凤茹副教授课题组在面向工业化应用的难熔碳化物的制备方法学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基于勒夏特列原理提出了一种用于快速制备难熔碳化物的普适策略:在低压环境下通过碳热冲击还原氧化物前驱体制备难熔碳化物。本策略成功应用于快速制备高比表面积SiC载体。具体而言,该研究首先对碳热还原SiO2制备SiC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指出:(1)低压环境有利于降低整体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使得反应的起始温度向低温区移动;(2)低压环境可以加速SiO气态中间反应物分子向碳基反应物扩散进而提高SiC的生成速率。
本文要点:
(1)本研究通过实验证明在~40 Pa的低压环境下,碳热还原制备SiC的温度可以降低至1200°C,制备时间缩短至约30秒。该方法有望在大幅降低生产能耗的前提下高效地制备低成本和高比表面的SiC。
(2)该研究工作进一步验证了低压碳热冲击还原策略在多种难熔金属碳化物快速制备中的普适性,该研究为碳化物基先进功能材料的高效可控制备,提供了超越温度和时间之外新的调控维度——压强,有望加速推动先进难熔碳化物的工业化应用。
参考文献:
Ye-Chuang Han, Meng-Li Liu, Li Sun. et al. A general method for rapid synthesis of refractory carbides by low-pressure carbothermal shock reduction. (2022).
DOI:10.1073/pnas.2121848119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121848119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