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 of Chem Res 配位延迟水解法合成钛氧簇合物及其结构调控

钛氧簇合物(TOC)是重要的TiO2材料结构和反应性化合物,可以帮助建立结构-性能关系,并在分子水平上实现性能调制。然而,长期以来,TOC的传统形成依赖于溶剂中钛醇盐的可控水解,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TOC结构化学的发展。此外,通过这种方法生成的TOC表面仍会有易水解的烷氧基,使簇对水分敏感且不稳定。为了实现TOC的可控制备,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张键研究员、张蕾认为在簇形成过程中减弱钛离子的水解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他们最近将一种有效的配位延迟水解(CDH)策略应用于TOC合成,这为调整其结构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本文要点:
1) 作者首先简要介绍了配位延迟水解策略,并重点介绍了其构建新型TOC的主要特点。在随后的章节中,重点讨论了应用的螯合有机/无机配体(称为水解延迟配体)如何影响Ti4+离子的水解过程,从而形成具有各种核和核心结构的TOC。作者对各种水解延迟配体进行了探索,从常见的O-供体配体(羧酸盐、苯酚或硫酸盐)到很少使用的N-供体配基(吡唑)或双功能O-N-供体(喹啉、肟或烷醇胺)。并且实现了在TOC的对称性、构型和簇核方面的重要突破。
2) 然后,作者证明这种CDH方法可以通过修饰功能性有机配体来调整TOC的表面结构。因此,可以优化TOC的物理化学性质,特别是光学带隙,并显著提高其在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此外,还说明水解延迟配体与Ti离子之间的可逆键进一步允许在Ti–O核上或内部引入活性杂金属离子或簇,以制备具有前所未有的结构和性能的杂金属TOC。特别是,贵金属(银离子或簇)首次被纳入Ti–O簇。总之,配位延迟水解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Ti4+离子的可控水解,突破了传统合成方法的局限性。这种CDH方法还使用于其他易水解金属离子(Al3+、Sn4+、In3+等)氧簇的合成。
Zhang Lei et.al Coordination-Delayed-Hydrolysis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and Structural Modulation of Titanium-Oxo Clusters Acc of Chem. Res. (2022)
DOI: 10.1021/acs.accounts.2c00421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ccounts.2c00421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