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曾经Nature四篇连发,这次轮到中科院把DNA折纸玩上Nature!

南方
2018-07-17


1.png

第一作者:Xiaoguo Liu, Fei Zhang, Xinxin Jing,

通讯作者:樊春海、Hao Yan

通讯单位: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研究亮点:

1. 利用Stöber法,解决了DNA折纸难以沉积其他组分的问题。

2. 构建了高力学强度的DNA-SiO2复合纳米折纸。

 

DNA折纸术(DNAorigami)是一种精确高效的自组装技术,在生物医药、高灵敏度检测、纳米光电子器件等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自2006年美国科学家Rothemund发明DNA折纸术以来,就备受科学家关注。2017年,Nature更是一期连发4篇Nature报道DNA纳米技术的重要系列进展,不可谓不轰动一时。

 

DNA纳米技术虽然在形貌控制组装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个关键问题:用于维持DNA折纸结构的高离子强度溶液,会导致DNA表面带电荷,抑制其他组分的材料沉积。

 

有鉴于此,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樊春海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Hao Yan团队合作,利用Stöber法解决了DNA折纸术的这个重大难题。


2.png

图1. 硅化的DNA折纸术(DOS)

 

研究人员发现,SiO2前驱体分子不会直接沉积在DNA组装结构表面,而是形成团簇。这样,通过复制各种复杂DNA折纸的几何信息,最终可以得到DNA-SiO2复合材料。

 

基于这种策略,研究人员实现了各种DNA折纸结构的组装。在尺度上,可以从10-1000 nm;在形貌上,可以实现框架结构、多孔结构,弯曲结构等等;在维度上,可以实现1-3 D各种维度。

 

研究人员发现,包裹SiO2之后,DNA-SiO2折纸复合结构的柔韧性几乎不变,但是强度比包裹前提高了10倍。

 

3.png

图2. 形貌精确控制

 

4.png

图3. 典型的DNA-SiO2复合纳米结构

 

5.png

图4. DNA-SiO2复合纳米结构力学研究

 

总之,这项研究为DNA纳米技术的研究开辟了新道路,为仿生SiO2纳米结构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XiaoguoLiu, Fei Zhang, Xinxin Jing, Hao Yan, Chunhai Fan et al. Complex silicacomposite nanomaterials templated with DNA origami. Nature 2018.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8-0332-7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