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一天发2篇Nature,这个95后中国少年的导师到底有多牛?

盒子掉进河里
2018-08-08


到底多牛的课题组,才能培养出一天发2篇Nature的95后中国少年?


2018年3月,Nature以背靠背的方式,在线发表了MIT科学家关于石墨烯超导的两篇重磅文章,一时引起轰动。备受关注的是,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曹原是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95后中国少年。

 

就在近几日,时隔5个月之后,曹原又一次进入大众的视野:以22岁的年龄入选了福布斯中国发布的2018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科技领域榜单,成为了入选者年龄最小的一位。

 

曹原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通过选拔进入深圳耀华实验学校,一年完成初中课程、一年完成高中课程,于2010年提前参加高考。曹原以669分的高考成绩,被中科大录取,并进入“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曹原.jpg

曹原

 

曹原的《计算物理》授课老师丁泽军教授回忆曹原时提到“很聪明的家伙!本科时计算物理课程中的课题研究成果发了一篇文章 (J. Mag. Mag. Mater. 355, 2014, 93-99) 没花多少时间,也就是一个寒假就做完了。我非常惊奇,之后每年计算物理课绪论时,我都要提到这些以往的神人。”2012年,曹原被中国科大作为密歇根大学首批交流生派出;2013年,中国科大教务处与新创基金会联合发起“顶尖海外交流奖学金”,曹原又被作为首批学生派出。

外国人.jpg

Jarillo-Herrero


也正是因为中科大不断加大和国外顶尖高校的合作,才让曹原这样的天才少年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本科毕业后,曹原加入了麻省理工学院著名凝聚态物理学家Jarillo-Herrero课题组。

 

Pablo Jarillo-Herrero于2008年1月加入麻省理工学院担任物理学助理教授。他获得了包括西班牙皇家学会青年研究员奖(2007年),NSF职业奖(2008年),Alfred P. Sloan奖学金(2009年),David和Lucile Packard奖学金(2009年),IUPAP青年科学家半导体物理学奖 (2010年),美国能源部早期职业奖(2011年),以及ONR青年研究员奖(2013年)等众多奖项,于2018年晋升为物理学教授。

 

Pablo Jarillo-Herrero在博士期间就曾发表了几篇Nature,自2008年加入MIT以来,共发表16篇Science和Nature。下面就以这16篇文章带你领略下,到底是多牛的课题组,才能培养出一天发2篇Nature的95后中国少年?

 

幻灯片1.PNG幻灯片2.PNG幻灯片3.PNG幻灯片4.PNG幻灯片5.PNG幻灯片6.PNG幻灯片7.PNG幻灯片8.PNG幻灯片9.PNG幻灯片10.PNG幻灯片11.PNG幻灯片12.PNG幻灯片13.PNG幻灯片14.PNG幻灯片15.PNG幻灯片16.PNG幻灯片17.PNG幻灯片18.PNG幻灯片19.PNG幻灯片20.PNG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