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官方封杀45本SCI期刊的假消息,为什么会刷爆朋友圈?

盒子掉进河里的
2018-08-12


最近,有媒体爆出一篇题为“中国官方已经正式公布45个SCI期刊黑名单,全面封杀”的文章,文章指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开发布了45个需要科研管理部门重点监控和评估的期刊。

 

文章中提及“评论认为医学科研领域亟须规范,而近年来,随着论文造假被曝光日渐增多,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也加大了监管力度。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建议各位老师避免向这些高位杂志投稿。对于已经发表的论文,科研管理部门将加强监管力度”,并署名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下属的“科学与学科建设部”。

 

1.jpg

 

表格做的很规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国字头机构也够打牌,乍一看上去确实很像真的。很快,这篇关系到每个科研人的文章就被传的铺天盖地,

 

可是,这却是一条假消息!

 

中信所共有7个职能部门、8个公益部门和3个企业集团,以上这些部门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科学与学科建设部”!通过对中信所网站的公告检索不难发现,根本没有所谓的SCI期刊黑名单的信息!

 

为啥这个谣言,大家都会相信呢?

总体来说,主要是因为2个原因:

1. 关系到切身利益;

2. 大家对部分学术期刊罔顾学术质量、管理混乱、商业利益至上的行为真的是深恶痛绝了!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科技部要建立学术期刊预警机制,支持相关机构发布国内和国际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将罔顾学术质量、管理混乱、商业利益至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术期刊,列入黑名单。

 

论文作者所在单位应加强对本单位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的管理,对在列入预警名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科研人员,要及时警示提醒;对在列入黑名单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在各类评审评价中不予认可,不得报销论文发表的相关费用。

 

虽然官方并没有公布哪些是高危期刊,45本SCI期刊黑名单是谣言。但是,受之前各种学术不端的风波影响,很多机构早已自定了“黑名单”。

 

比如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发布学术期刊负面清单通知:7个英文期刊不予奖励、不予使用经费报销。


2.jpg


学术期刊负面清单如下:


3.jpg

 

而中山大学早在2014年就曾发布《中山大学关于印发〈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原则(试行)〉(2014年修订版)的重要通知》,公布了中山大学自己的CSSCI期刊黑名单目录。


4.jpg


这份名单涉及18份文科研究领域的期刊,学科包括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艺术学、考古学和法学。校内相关人士指出,确实有这么一份名单,但是属于内部文件,目的是加强学校教师科研工作的管理,并不是官方文件。

 

综上所述,并没有什么是官方全面封杀45本SCI期刊黑名单的事情。论文灌水,国内外皆有之,非中国特色。但是,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现在没有封杀,不代表以后不会。所以科研工作者还是多做实实在在的科研,投文章还是尽量选择有较高声誉的期刊。

 

另外,科研工作者,还是要习惯批判性看待问题,谣言止于批判!

 

(注: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