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w:揭示界面 LiH 演化引发的 Ge 阳极容量退化

2023-06-08
锗(Ge)作为一种快速充电和高比容量(1568mAhg−1)合金负极,由于循环性能差,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阻碍。迄今为止,对循环性能下降的理解仍然难以捉摸。
近日,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崔光磊研究员,Shanmu Dong报道,与传统观点相反,失效阳极中的大部分锗材料仍然保持良好的完整性,并且没有发生严重的粉碎。结果表明,容量退化与氢化锂(LiH)的界面演变明显相关。
文章要点
1)四氢化锗锂(Li4Ge2H)作为衍生自LiH的新物种,被确定为Ge阳极降解的罪魁祸首,Ge阳极降解是不断生长和绝缘界面中的主要结晶成分。
2)SEI厚度的显着增加伴随着循环时绝缘Li4Ge2H的积累,这严重阻碍了电荷传输过程并最终引发阳极失效。
3)研究表明,全面了解本研究提出的失效机制,对于推动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合金负极的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Guodong Chen, et al, Revealing Capacity Degradation of Ge Anode Triggered by Interfacial LiH Evolution, Angew. Chem. Int. Ed. 2023, e202306141
DOI: 10.1002/anie.202306141
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06141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