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人

纳米人|前沿科技顶刊日报 20180918

纳米人
2018-09-18


1. Nat.Commun.:靶向myoferlin的小分子用于抗乳腺癌

对于女性来说,乳腺癌在到达转移阶段时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Zhang等人报道了一种小分子用于治疗乳腺癌细胞入侵的抑制剂,并使用结构-性能的关系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改善的活性小分子。实验发现WJ460是一种在乳腺癌细胞内发挥抗转移活性的化合物。蛋白质组学和生物化学证明myoferlin(MYOF)是WJ460的直接靶向目标。在实验小鼠转移模型中的研究结果表明,MYOF可以作为乳腺癌转移的分子靶标,因此针对WJ460的靶向治疗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乳腺癌的新策略。


image001.png

ZhangT, Li J, et al. A small molecule targeting myoferlin exerts promising anti-tumor effects on breast cancer[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8.

DOI:10.1038/s41467-018-06179-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6179-0

 

2. 北大郭雪峰Angew.:芳香环化合物单分子晶体管

北大郭雪峰教授等用离子液体作为闸极介电层,首次构筑了芳香环化合物单分子晶体管。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充分证实了离子液体可以有效的调控石墨烯电极的前线分子轨道和费米能级,从而改变分子结的电荷输运能力。该研究为构建高性能的单分子晶体管提供了新的思路。


image002.png

XinN, Yang J, Guo X, et al. Tuning Charge Transport in Aromatic-Ring Single-Molecule Junctions via Ionic Liquid Gating[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8.

DOI: 10.1002/anie.201807465

https://doi.org/10.1002/anie.201807465

 

3. 中科大吴长征Angew.:Co基催化剂表面F-离子动态迁移过程

中科大吴长征教授课题组运用F-离子表面工程去控制催化剂的活性,从而深入理解Co基催化剂表面F-离子动态迁移与催化剂活性的关系。由于F具有强的电负性,导致Co-F键容易断裂。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观测到了F-从内部到表面的迁移过程,F-离子动态迁移导致催化剂表面活性物种重构,有效增强了催化活性。


image003.png

ChenP, Wu C, Xie Y, et al. Dynamic Migration of Surface Fluorine-anions on Cobalt-based Materials Realizing Enhanced Oxygen Evolution Catalysis[J].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8.

DOI:10.1002/anie.201809220

https://doi.org/10.1002/anie.201809220

 

4. 化学所宋延林AM:二维转化三维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中科院化学所宋延林课题组采用丙基碘化铵(PAI)和PbI2作为溶液的前体沉积二维PAPbI3钙钛矿薄膜。PAPbI3前体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有利于制备大面积均匀的钙钛矿薄膜。然后将二维PAPbI3薄膜浸泡在甲基碘化铵(MAI),转化生成高表面覆盖率和结晶度的三维MAPbI3薄膜。基于MAPbI3薄膜的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为19.27%。


image004.png

LiF, et al. A Novel Strategy for Scalable High-Efficiency Planar Perovskite SolarCells with New Precursors and Cation Displacement Approach[J]. Advanced Materials, 2018.

DOI:10.1002/adma.201804454

https://doi.org/10.1002/adma.201804454

 

5. 格拉斯哥大学AM:用于干细胞工程的细菌材料

目前已有可以用于控制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的生物材料。然而,由于干细胞是由复杂的生物环境来调控的,所以目前的生物材料在干细胞工程中仍然有限。Hay等人提出了一种利用设计好的细菌作为材料的单元的方法来控制人类间充质干细胞(hMSCs)。乳球菌可以定位在各种材料表面(如聚合物或金属),并能够维持hMSCs生长和诱导其分化。这种方法为利用生物材料系统用于干细胞技术提供了新的策略。


image005.png

Hay J J, Rodrigo-Navarro A, et al.Bacteria-Based Materials for Stem Cell Engineering[J]. Advanced Materials, 2018.

DOI: 10.1002/adma.201804310

https://doi.org/10.1002/adma.201804310

 

6. 长春应化所Chem. Mater.:多组分MOFs用于光热治疗

在金属-有机框架(MOF)中引入多种组分可以有助于充分理解组件异构和整体性能之间的相关性。Zheng等人利用不同的光活性四异位氯配体(TCPC),并成功地将其合并到Hf-UiO-66结构中。不同于以往的卟啉类化合物,实验发现在合成的TCPC同时具有光动力治疗(PDT)和光热治疗(PTT)的能力,但是PTT效果更强。实验也证实其具备高光热转换效率,良好的光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结合在TCPC-UiO中Hf的强x射线衰减能力,使它成为多模态成像应用的平台。此外,TCPC-UiO在体内也表现出良好的抗癌效果,其肿瘤抑制率高于90%。这一工作为拓展NMOFs的生物应用提供了新的策略。

image006.png

Zheng X, Wang L, et al. Nanoscale Mixed-Componen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with Photosensitizers Spatial Arrangement-Dependent Photochemistry for Multi-Modal Imaging-Guided Photothermal Therapy[J].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8.

DOI: 10.1021/acs.chemmater.8b03043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chemmater.8b03043

 

7. 华中科大唐江ACS Energy Lett.:晶界反演提高Sb2Se3光伏器件的效率

华中科技大学唐江团队设计一种晶界反演策略以减轻界面复合损失。由于其独特的晶体结构,通过低温CuCl2处理Sb2Se3薄膜,在晶界引入n型Cu掺杂,成功地倒转了Sb2Se3晶界。p-n结建立的内置电场有效地抑制电荷复合,并加强载流子的收集。最后,组装的器件的效率可达7.04%,这是基于快速热蒸发技术的Sb2Se3光伏器件的最高效率。


image007.png

Chen C, etal.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Sb2Se3 Solar Cells via Grain Boundary Inversion[J]. ACS Energy Letters, 2018.

DOI: 10.1021/acsenergylett.8b01456

https://doi.org/10.1021/acsenergylett.8b01456

 
8. ACS Nano:不同物理化学性质间的作用使对金纳米材料生物行为的预测复杂化

Xu等人研究了21种不同直径、不同表面修饰和形貌的金纳米颗粒的蛋白冠形成、体外摄取、对细胞活性和增殖的影响以及在体内的生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蛋白冠的形成主要是受与pH相关的zeta电位决定的。之前有报道发现NPs的体外吸收和体内生物分布与其物理化学参数例如大小、形状或表面修饰相关,但在一研究中没有发现这种直接的依赖关系。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参数的相互影响使得在预测多种物理化学性质同时变化时的NPs的生物效应变得更加复杂。


image008.png

XuM, Soliman M J, et al. How Entanglement of Different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Complicates the Prediction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Interactions of Gold Nanoparticles[J]. ACS Nano, 2018.

DOI:10.1021/acsnano.8b04906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8b04906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

万言堂

纳米人 见微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