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解析入门第8讲:7个名词解释和6个关键步骤!

单晶结构解析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通过不断拟合逼近,得到化合物结构的过程。常用于无机有机材料的表征、天然产物结构的确定、绝对构型的确证。主要包括如下过程。软件使用过程稍后再表,此处只说主要流程和思路。持续更新中。
7个关键名词解释
1. 单晶:结晶体内部的微粒在三维空间呈有规律地、周期性地排列,或者说晶体的整体在三维方向上由同一空间格子构成,整个晶体中质点在空间的排列为长程有序。
2. 单晶X射线衍射:利用单晶体对 X射线的衍射效应来测定晶体结构的实验方法。
3. 空间群:晶胞中全部对称要素的组合。
4. 粗结构:用于结构精修的起始结构。
5. Shelx软件包:G. M. Sheldrick教授开发的用于晶体结构解析、精修、表达描述的软件包。包含ShelXS、ShelXL等。
6. Xprep:ShelxTL软件包中集成的程序,用于判断空间群、截断数据、生成ins、转换数据的程序,由Bruker公司提供。
7. 结构精修(Refinement):利用计算机软件,在粗结构的基础上对原子坐标、原子类型、温度因子等变量进行优化,使之能够同衍射数据一致的过程。
6个关键步骤
(1)单晶培养
单晶衍射实验需要足够大、质量较好的晶体来进行。常见的单晶生长方法包括:溶液缓慢挥发、扩散、溶剂热法、升华法等。当培养出单晶直径在0.5mm左右时即可尝试上机测试(一般来说,晶体合适尺寸范围是:纯有机物为0.3-1.0mm,金属配合物和金属有机化合物为0.1-0.6 mm,而纯无机化合物为0.1-0.3 mm)。
(2)上机测试
选择品质好的晶体,即透明、无裂痕、表面干净、有光泽的晶体。如果晶体由两个或多个微晶组成,就不能用收集衍射数据,需要用刀片将之切角测试。
如果有不需要亲自测样就只挑选较好的晶体送样即可,如果需要自己测试,一般遵循如下过程:晶体安置、测定晶胞参数、收集数据、衍射照片还原成数据、吸收校正得出供解析用的文件。在此不详述。
(3)确定空间群
利用Xprep软件可以判断晶体的空间群。
一般说来可以通过|E*E-1| (expected .968centrosym and .736 non-centrosym)判断是否为有心空间群。
进一步通过消光规律来判断格子和空间群。
最后生成ins和hkl文件即可进行下一步解析。
(4)解粗结构
利用Shelx软件包中ShelXS或者ShelXT软件可以解出粗结构。其中ShelXT是Shelx2014软件包中的新成员,可以自动指定原子类型,适合玩票的同学使用。除此之外还有Jana,Sir,Superflip等程序可以给出粗结构。
一般来说只使用某一个软件可能无法正确解出粗结构,这时候需要多试几次。如果都试不出来就只能考虑是不是栾晶和数据质量了。
(5)结构精修
利用Shelx软件包中的ShelXL可以对相应结构模型进行精修。结构精修包括确定原子类型、各向异性精修、加氢、修权重等过程。最终可以得到每个原子在空间中的位置,从而确定分子的准确结构。
(6)结构描述
结构精修完成后可以最后将原子命名进行调整和排序,再精修生成cif文件,在checkcif网站上检查不存在AB类警告后即可用于发表了。
如果需要椭球图或者堆积图可以使用Diamond3进行画图,如果需要键长键角等信息可以使用Shelx2014软件包中的ciftab.exe程序生成相应表格。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