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基于具有不同表面位点的多孔单原子铁纳米酶的便携式比色传感器阵列 用于识别人工成熟的水果
NavyLIu
2025-01-11
单原子纳米酶材料由于其活性中心的原子级分散而表现出卓越的比催化活性。然而,迄今为止,对单原子催化剂催化机理的探索仅限于纳米酶的二维表面。近日,吉林大学牛效迪通过直接的配位辅助聚合组装策略成功制备了多孔单原子铁纳米酶(psaFeN)。
本文要点:
1) psaFeN复合纳米球尺寸均匀,表现出优异的分散性,孔通道从中心延伸到表面组织良好。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在psaFeN纳米酶中,(010)面充当主要的活性表面,其中Fe原子与掺杂的氮原子形成三配位或四配位结构。(100)晶面作为辅助反应表面,四配位Fe—N作为活性中心。
2) psaFeN表现出优异的POD活性(Km=1.77 mM;Vmax=173.53×10-8M s−1)。鉴于这种特殊的生物活性,作者构建了一种便携式比色生物传感器,用于区分人工成熟的水果和自然成熟的水果。该传感器实现了精确的鉴别,检测限低至310 nmol L−1。
Lifang Wu et.al Portable Colorimetric Sensor Array Based on a Porous Single-Atom Fe Nanozyme with Different Surface Sites for Identifying Artificially Ripened Fruits Adv. Functional Mater. 2024
DOI: 10.1002/adfm.202413154
https://doi.org/10.1002/adfm.202413154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