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基于三重介孔层可印刷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润湿性序列优化和界面应变缓冲以提高性能

2025-04-01
在界面工程的推动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光伏性能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电子传输层和钙钛矿层之间的埋入界面尤为关键,因为它控制着钙钛矿结晶和残余应变的形成。近日,华中科技大学Mei Anyi通过使用富含极性氧原子的长链分子十二乙二醇(DEG)来重建基于TiO2/ZrO2/碳三重介孔支架的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MPSC)中的埋入界面,以提高器件性能。
本文要点:
1) 用DEG处理支架通过改善TiO2表面的润湿性来优化三层的润湿性顺序,促进下层TiO2中钙钛矿的优先结晶。此外,DEG层有效地缓冲了残余应变,并抑制了界面处的有害缺陷。
2) 因此,具有优化界面的p-MPSC实现了20.27%的功率转换效率(PCE),并在最大功率点跟踪下连续运行500小时后保留了超过92%的初始PCE。
Yanjie Cheng et.al Wettability Sequence Optimization and Interface Strain Buffering in Triple Mesoporous Layer-Based Prin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for Enhanced Performance Adv. Mater. 2025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13151
版权声明:
本平台根据相关科技期刊文献、教材以及网站编译整理的内容,仅用于对相关科学作品的介绍、评论以及课堂教学或科学研究,不得作为商业用途。